唯有以創新開路,方能在攀高逐新的爬坡過坎中加速度、增動能;
唯有靠創新破局,方能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賽道、塑優勢。
省委“創新之問”吹響了“創新創新再創新”的奮斗號角。滁州市委提出了“堅定走好創新之路、全力展現創新之為、持續弘揚創新之風”的目標導向。在創新驅動戰略指引下,明光市認真落實省委“三個往前趕”部署和滁州市委要求,錨定“超均速、進前列、上臺階”目標,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生態立市”不動搖,決勝“十四五”、打好“收官戰”,實干擔當、奮勇爭先,持續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堅實基礎。
跑出產業“煥新”“加速度”
聚力在工業強市建設上“干出彩”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今年以來,明光產業發展量質并進,改革創新激流勇進,縣域高質量發展綜合排名全省第十、縣(市、區)高質量發展考核沖進滁州市第三,創歷史最好成績。如何發揮優勢、贏得勝勢,根本動力在創新,關鍵抓手在產業。
壯大產業集群。聚焦三大主導產業,全力延鏈、補鏈、強鏈,深入實施“破六未、提六率”攻堅行動,推進皖北煤電、恒創睿能等重點產業項目早開工、快投產、滿達效,力爭兩年內,以涂料、凹凸棒基為主的新材料產業產值破百億元,機械電子產業破70億元,新能源產業破50億元。積極推動印刷包裝、食品飲料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老樹發新芽”。搶灘“低空經濟”,高水平運營女山湖機場,加快推進無人機中試基地建設,努力在細分領域搶占先發優勢。
做優企業培育。大力支持企業“智改數轉”,推動新福興、天鉑電力等企業擴能增產,力爭全年實現產值超10億元企業5家、20億元企業2家,稅收超千萬元工業企業20家。全力推動企業梯度成長,力爭全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家、規上企業30家以上;加快瑞爾競達、科迪納微北交所上市步伐。加快明酒數智化項目建設,支持企業開拓市場、擴產提能。常態化開展供需對接活動,促進本土企業抱團發展。
建強園區平臺。開發區要當好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引擎,推深做實“小委大公司”“畝均論英雄”改革,加快低效閑置資產盤活力度,全年“騰籠換鳥”低效用地700畝以上。推進江寧-明光合作產業園實體化運營,加快20億元項目招引突破。把獨立工礦區打造成全省轉型升級示范區,提升石壩、澗溪、橋頭、三界、潘村等鄉鎮工業集中區平臺能級,努力成為規上企業集聚區。
點燃科技創新“強引擎”
聚力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
科技創新指數連續兩年位列全省前十,新增省級企業研發中心5個,位居滁州市第一……近年來,明光市始終堅持向創新要動力、要活力、要潛力。立足發展所需,明光市將深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平臺、企業、產學研等創新方面持續發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打造創新平臺。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瑞爾競達省級重點實驗室、凹凸棒基新材料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皖東試驗站智農鄉村產業研究院建設,推動創新資源和企業需求精準匹配,全年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臺2家以上。
培育創新主體。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規上企業“雙清零”行動,推進“小升高、規進高”,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以上,著力打造大中小科技企業矩陣。引導企業通過自主研發、聯合攻關、委外研發等形式開展研發活動,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擴面、提質、增效。
涵養創新生態。強化與大學大院大所深度合作,融合貫通“政產學研金服用”體系,常態化開展場景賦能行動,實施科技攻關項目“揭榜掛帥”,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就地應用,全年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10個、省級科技項目1個以上。完善人才“引育留用”體系,全年引進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才150人以上。
構建開放逐新“大格局”
聚力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上“創佳績”
乘一體化東風,成爭進位之勢。明光市將繼續以交通先行打通發展動脈,以園區共建放大載體優勢,以精準招商澎湃產業動能,以一流營商涵養近悅遠來,“四輪驅動”同向發力,著力打造要素集聚的磁場、企業成長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
提升交通“通達度”。大力推動“公鐵水空”協同發展,加快區域融通,全面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推進G104改擴建、合新高鐵明光西站等項目竣工使用;推進鐵路物流園、泊崗淮河公路大橋等項目開工建設;全面做好津里港、G345、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治理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全力實現早開工、早見效。
提升載體“聚合度”。始終把江寧-明光合作產業園作為最大項目,進一步加強統籌協作,積極探索“園中園”“飛地經濟”等合作共建模式,建立利益共享和分成機制,謀劃實施一批產業協作共建項目,擴大產出貢獻。深度對接滬蘇浙優勢產業、科研資源,加快構建“長三角研發、明光轉化生產”鏈條。
提升招商“實效度”。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決戰120天、奪取全年勝”攻堅行動,密切關注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外溢產能,打好以商招商、商協會招商、標準化廠房招商“組合拳”,加快突破一批“大而強”的產業鏈領軍項目、“小而精”的關聯配套項目,高質量完成“5431”年度目標。
提升營商“親和度”。積極爭取全省營商環境標準化試點。持續深化政務服務綜合窗口改革,強化“綜合查一次”改革,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應用場景,推動涉企增值化服務提質擴面,做實企業訴求“掛號制”,持續擦亮“亭滿意·一嘉親”營商環境品牌。
推動作風向新“再出發”
聚力在實干爭先開新局上“作示范”
省委書記梁言順強調:“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抓好每一天、使勁往前趕。”
明光市錨定目標、緊抓快干,聚焦高質量收官“十四五”、高水平謀劃“十五五”,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拿出實干實效、沖鋒沖刺的狀態,全力以赴抓落實、攻難關、求突破,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新明光。
解放思想抓落實。進一步解放思想、打開腦洞,大膽創新、先行先試,鼓勵干部走出明光、跳出縣域,解放思想強本領、開闊眼界拓思路,把上級決策和明光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把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效貫通起來,創造性地抓好落實。
錨定目標抓落實。堅持“超均速、進前列、上臺階”目標不動搖,盯緊抓牢“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集中力量、全力攻堅,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站穩滁州前三,縣域高質量發展考核、“雙招雙引”、科技創新等工作在滁州走在前,縣域綜合實力在全省上臺階。
改進作風抓落實。強化深度思考、閉環思維和干就干好的作風,持續糾治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破壞營商環境、加重基層負擔等問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工作,多辦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持續為基層減負,持續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讓干部敢干、會干、實干。
發展不停步,創新不止步。新征程上,明光將用真抓實干、創先爭優奮力在壯大縣域實力上“進前列、上臺階”,在培育特色產業上“進前列、上臺階”,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上“進前列、上臺階”,在干部能力和作風建設上“進前列、上臺階”,為全省全市發展大局作出更多明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