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飛
王龍飛,男,1994年生,中共黨員,定遠縣張橋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工作人員。2024年7月17日,王龍飛返回定遠途徑322省道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陸崗村段發生嚴重車禍,車頭起火熊熊燃燒,駕駛員被卡住已經昏迷,副駕乘客渾身是血坐在路邊,后排兩名乘客昏迷后因為慣性壓在了前排駕駛員身上。如不及時開展救援,后果不堪設想。他第一時間沖向著火的汽車查看情況,大聲呼喊群眾報警,從過路車輛借來滅火器兩次撲滅明火,與群眾合力救出后排2名傷員,指揮疏散交通,為消防車進場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他因徒手開展救援,雙手布滿燎泡,臉上胳膊被烤得紅腫疼痛,衣服被火星和明火撩得破爛。王龍飛被南譙區委政法委、南譙區見義勇為協會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
生死時速 挺身而出勇救人
2024年7月17日17時,從杭州返回定遠的王龍飛和表哥驅車經過322省道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陸崗村段。王龍飛發現前方發生了猛烈的車禍:一輛轎車與貨車猛烈相撞,發動機飛出十余米,車頭起火熊熊燃燒,一地都是白色SUV的車輛碎片。“表哥趕快停車,這里需要幫忙!”王龍飛立即讓表哥靠邊停車,待車子停穩,他一把拽開安全帶,打開車門,沖了出去:“快報警!叫消防和救護!”他朝著被車禍吸引聚攏來的人群呼喊。
濃煙裹挾著焦糊味撲面而來,面對著火的汽車,人們想救人卻不知如何下手。炙熱的太陽和猛烈的火勢烤得王龍飛滿臉黑紅,他飛快地觀察了火情,發現車輛駕駛室A柱已經斷裂,駕駛員被卡住無法挪動已經昏迷,副駕的乘客渾身是血坐在路邊,剩下兩名乘客也昏迷后因為慣性壓在了前排駕駛員身上。王龍飛趕緊抓起借來的滅火器對著車頭著火點的根部噴起來,干粉在空中散開,形成一片白色的霧氣,他全神貫注地盯著火勢,不時變換著噴射的角度,兩瓶干粉很快噴盡,火勢暫時變小,他不顧被燒得滾燙的車身徒手掰開車門。“搭把手!”他朝表哥和周圍幫忙的群眾說道。在他的指揮下,圍觀群眾合力抬出后排兩名傷員,并將其安排在路邊等待救護車救援。
臨危不亂 車禍現場顯擔當
正當他準備看能否救出駕駛員時,突然發現車頭火星復燃,火舌借著風勢又漲了起來。“再借幾瓶滅火器!”王龍飛嘶啞著嗓子向周圍群眾喊道。高溫將滅火器罐體烤得燙手,褲腳已經被烤焦,他無暇顧及,只是脫下外套裹住遞來的滅火器繼續噴射滅火,但是火勢仍然得不到完全的控制,情況十分危急。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消防車的警笛聲,但是來往車流量太大,導致進來的通道被堵,人們想挪出位置給消防車讓路,卻因無人指揮更加混亂。王龍飛見狀趕緊沖向擁堵路段,揮動雙臂疏導車輛,在他的指揮下,很快為消防車讓出了救援通道,當消防車終于用水龍壓制火勢時,王龍飛又協助消防人員破拆車體,將駕駛員救出。他回過頭去看坐在路邊的乘客,發現他流血不止已經休克,王龍飛果斷對民警說:“先送他就醫!他流血太多了。”直到所有傷員被抬上救護車,他才發覺雙手已布滿燎泡,臉上胳膊被烤得紅腫疼痛,衣服被火星和明火撩得已經破爛。
“火這么大,車子很可能會爆炸,我們都不敢上,真是多虧了你!”在現場群眾由衷地贊揚道。面對群眾贊譽,王龍飛只是平靜回應:“我穿過軍裝,這輩子都是人民的兵。”
軍魂永駐 閱兵夢淬煉赤子心
見義勇為發生在王龍飛身上,并不意外。早在2010年春天,當時王龍飛只有16歲,大橋鎮官塘村的農田里一片繁忙,人們都在為放水栽秧做準備。張學江老人來到邊馬小壩子水庫,準備拽掉堵在涵洞的裝土蛇皮袋,好讓水流順利灌溉農田。然而,危險突如其來,老人剛靠近涵洞,就被強大的水流吸力猛地吸住。他拼命掙扎,卻無法掙脫,生死就在一瞬間。此時,在附近干農活的王龍飛恰好抬頭,瞧見張學江的危急狀況。他心猛地一緊,毫不猶豫地朝著涵洞飛奔而去。跑到近前,王龍飛發現老人半個身子已被吸進涵洞,情況萬分危急。他深吸一口氣,雙手緊緊抓住老人的胳膊,使出渾身解數往后拉,同時大聲呼喊求助。由于涵洞吸力和老人自身重量相加,王龍飛雙手拉的近乎脫力,在這緊張時刻,他趴在壩梗上,雙腿發力跪在泥土上,咬緊牙關,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不能松手!終于堅持到村民到來,經過一番艱難拉扯,眾人合力終于成功將老人從涵洞救出。
如今,當再次提及此事,張學江老人依舊記憶猶新,眼中滿是感激,感慨道:“幸虧龍飛及時趕到,當時那涵洞已經將我吸了進去,要是沒有他,我這條命可就沒了!”
初中時期王龍飛在電視上偶然看到部隊官兵在抗震救災中不顧個人安危、全力營救群眾,這深深震撼了他。那一刻,軍人的英勇無畏與無私奉獻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參軍的種子。2009年國慶,街邊商店里播放的盛大閱兵儀式,更是讓這顆種子迅速破土發芽。整齊的方陣、威嚴的軍容,讓王龍飛心潮澎湃,他在心底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成為一名軍人!”2011年入伍后,他一直高標準要求自己,新兵連的寒冬凌晨,他偷偷加練戰術動作;演習場的40度高溫,他身背30公斤裝備沖鋒;熄燈后的學習室,一本本自考教材被他翻得卷邊......12年軍旅,他從一名普通士兵逐步成長為副班長、班長、分隊長。“他救火時的戰術動作,全是部隊肌肉記憶。”老連長聽聞事跡后感嘆。正是那些年軍事演練中的破拆訓練,讓他能精準判斷車輛結構;無數次消防演習,讓他形成“滅火—救人—排險”的條件反射。如今,王龍飛車上常備著救生繩和醫藥箱。他說,“12年軍旅不是一陣子,是一輩子的烙印。”
從青澀少年到退役軍人,從特戰空降尖兵到執法隊員,變的只是身份,不變的是那抹穿透火海的迷彩色。王龍飛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挺身而出、舍己為人的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