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武、王永鳳
周其武,男,1965年1月生,中共黨員,南譙區施集鎮明張村上陳村民組組長;王永鳳,女,1969年10月生,南譙區施集鎮明張村上陳村村民,二人系夫妻。1998年,周其武大哥婚姻發生變故外出務工,周其武、王永鳳夫婦主動攬過照顧6歲侄女的擔子,供她上學讀書,關注她的心理健康,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直至大學畢業。夫妻二人還義務照顧同村患有精神病的村民周仁旺,為其申請了低保;周仁旺每次犯病時及時送醫照顧;王永鳳還經常為周仁旺體弱多病的母親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幫助她料理家務,周其武夫婦用真誠和善良溫暖了身邊的人。
無私親情鑄就溫暖家園
1998年,周其武的大哥周其文家庭發生變故:大嫂離家出走,丟下了丈夫和年僅6歲的女兒周小娟。
周其文既要照顧年幼的女兒,又要為生計奔波。對女兒周小娟疏于照顧,只能每天準備一些簡單的飯菜,衣服也破舊不堪,甚至連上學的費用都成了問題。面對大哥家庭的困境,周其武和妻子王永鳳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手,決定將侄女周小娟接到自己家中照顧。
周其武和王永鳳將周小娟接到家中后,視如己出,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他們不僅為周小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還供她上學讀書,盡力為她創造更好的未來。王永鳳每天早早起床,為周小娟準備可口的飯菜,還親手為她縫制新衣服,讓她穿得干凈整潔。周其武則每天輔導她的功課,鼓勵她努力學習。有段時間,侄女穿著打扮偏向男性,且成績一落千丈,王永鳳連續9個月騎車40公里送她到市心理診所,并每天在侄女的書包里和家里的書桌上貼小紙條鼓勵侄女,最終侄女擺脫了心理壓力考入酒店管理專業并順利在上海就業。
2010年,周其武大哥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提出想要接回女兒。周小娟卻含著淚對周其文說:“爸爸,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叔叔嬸嬸的家才是我的家。那里有我的房間,有我的書桌,有我的回憶。他們給了我溫暖和關愛,我不想離開他們。”周其文尊重了女兒的選擇,同意她繼續留在周其武家中生活。周其武和王永鳳得知后,心中既感動又欣慰。他們對周其文說:“大哥,你放心,小娟在我們這里,我們會一直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好好照顧她!”
大愛無疆守護困境家庭
擔任村民組組長的周其武,為人正直,深受村民信賴。村里有個叫周仁旺的五保戶,今年38歲。周仁旺的父親在他年幼時便已去世,留下患有精神病他和體弱多病的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艱難。周其武及時為周仁旺申請低保。
周仁旺的精神疾病逐漸加重,尤其是在陰雨天氣,病情容易發作,整個人變得異常狂躁,甚至出現打砸物品、傷人、自殘等危險行為。每當這時,周其武與妻子王永鳳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周仁旺家中,先觀察周仁旺的狀態,然后熟練地用早已準備好的布條將他捆綁起來,防止他傷害自己或他人。盡管周仁旺在發病時力大無窮,甚至有時會抓傷周其武,但周其武從不抱怨,總是耐心地安撫他的情緒,輕聲細語地勸慰他,直到他逐漸平靜下來。同時,王永鳳迅速聯系醫院,安排周仁旺就醫,她還經常為周仁旺的母親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幫助她料理家務,減輕她的負擔。
周仁旺母親常常對村里人說:“要不是其武夫妻倆,我和仁旺早就活不下去了。”村里人也對周其武夫婦的善舉贊不絕口。
兢兢業業盡顯黨員風范
多年來,周其武王永鳳夫婦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
疫情期間,上級黨組織號召黨員繳納特殊黨費支持防控時,周其武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頭繳納300元特殊黨費,并在上陳組黨小組微信群里積極宣傳動員。在他的帶動下,黨員們紛紛響應,共計交納特殊黨費1920元。
2023年,周其武在上陳組土地增減掛點工作中展現了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奉獻精神。他協助村干部共拆遷房屋10戶,涉及地表附著物的農戶11戶。這項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但周其武始終任勞任怨、起早貪黑地奔波在一線。他耐心地向村民宣傳土地增減掛工作的相關政策,利用晚上的時間逐戶做拆遷農戶的思想工作,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村里動員村民參加合作醫療時,周其武率先繳費,并深入農戶,宣傳合作醫療的好處。對于一些不理解政策的村民,他反復動員,由于他的宣傳到位、動員有方,全組34戶、212口人全部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為全村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妻子王永鳳則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時為村民帶去溫暖。她心靈手巧,尤其擅長做布鞋。組里只要有小孩的家庭,她都會親手做幾雙鞋送去,既實用又充滿心意。在丈夫周其武忙于宣傳政策、做群眾思想工作時,王永鳳便利用空閑時間做布鞋,給附近的村民送去。她不僅通過這種方式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還幫助丈夫宣傳政策、開展工作。她的善良與細心,贏得了村民們的喜愛和尊敬。
周其武和王永鳳用真誠與善良換來了家庭的和諧與幸福,也用他們的行動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生活雖然平凡,卻因為彼此的陪伴而熠熠生輝,成為村里人心中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