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攜帶任何證明材料,就能當場辦理購買商品房提取公積金業務?這在“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馬鞍山已經成為現實。記者7月23日從省司法廳了解到,聚焦落實《安徽省“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我省近日部署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工作,持續加快建設步伐,推動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無證明城市”建設改革試點以來,馬鞍山、池州、銅陵、黃山4個試點市主動作為,改革創新,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事項梳理方面,4個試點市系統化梳理政務服務事項7900余項,全面摸清了證明事項底數,通過電子證照、數據共享、告知承諾、部門核驗等方式,分批實現辦事過程證明事項免提交。
在平臺建設方面,馬鞍山市上線“政民通·馬上辦”無證明查詢核驗系統,打通27個數據接口、23類電子證照接口。池州市創新研發“五免助手”,實現證明在線開具、部門在線核驗,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無證明辦事”服務。
同時,改革試點有力度。馬鞍山市證明材料免提交率達78.1%,2023年通過刷臉核驗實現無感“免證辦”7.5萬件次。池州市拓展電子證照應用領域,2100余個事項可通過調用電子證照實現“證照免帶”辦理,電子證照事項關聯率99%以上。銅陵市簡化辦事流程,上線工傷、創業、失業、企業職工退休、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等20余項集成辦事項,累計辦件6.9萬件。黃山市提高信用承諾比例,2023年全市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辦件總數為62542件,同比增長85%。
據了解,根據此次部署,我省將持續推進“無證明城市”改革,變“群眾跑”為“部門跑”、變“現場跑”為“網上跑”,變“你向我證明”為“我為你證明”,真正讓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在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能夠從繁瑣、耗時、尷尬的證明過程中解脫出來。堅持法無規定的一律取消,實現清單之外無證明;法有規定的,積極用好數據共享、部門協助、當事人承諾等方式進行核查,逐步實現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無需提交證明材料。(記者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