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已在應急、水利、林業等13個行業部署“低空+”應用場景,低空經濟正加速布局,這一信息迅速引起社會各界對我市“低空經濟”發展的關注。
低空經濟是一片藍海。《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過5000億元,預計2026年有望突破萬億元。蓬勃發展的低空經濟賽道,滁州何以“分一杯羹”?唯有找準自身優勢所在,揚滁所長,才能打好競逐新賽道的“主動仗”,厚植滁州發展新動能。
低空經濟絕非一地一域的“獨角戲”,對于滁州來說,發展低空經濟不僅要堅持“全市一盤棋”,更要將滁州的發展謀劃放至全省、長三角甚至全國范圍內著眼,找準滁州的定位所在,放大滁州長三角中心區城市、南京和合肥都市圈“雙圈城市”的區位優勢,于差異化發展中打造產業集聚區。
發展低空經濟,關鍵在于產業,在于應用。要堅持市場邏輯,貼合市場需求,用好鏈式思維,既在“產學研”深度融合上發力,加速技術成果轉化與應用推廣,加大低空經濟領域人才培育力度,讓產業鏈更好耦合人才鏈創新鏈;也在構筑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上發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和規模化推廣應用,打造協同發力、整體聯動的產業生態,為產業發展涵養良好“生態圈”。
按照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23年,我市工業共有37個行業大類、156個行業中類、378個行業小類,大類數占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全部工業大類的90.2%,門類豐富、制造業大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已然形成。良好的產業基礎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基石,我們期待,向天而行的滁州“低空經濟”能夠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以更澎湃的新動能“振翅高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