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回溯發展過往,我們清晰看到,滁州這座城市的創新因子正不斷被激活——
入選2024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百強,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指數、中國城市創新能力分別居全國64、69位;科技創新指數、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均居全省第三;通用生物、華瑞微、國科能源和新宸新材料4家企業新晉為潛在獨角獸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保持全省第三,規上企業總數穩居全省第二;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378家,其中國家級5家……
以高水平創新引領,滁州產業向“新”而行,發展新潮奔涌。在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從“環滁皆山也”到“環滁皆產業”的發展故事正越唱越響,滁州地區生產總值穩步突破“4000億元”大關。
如今,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滁州以“歸零心態”重塑發展邏輯、奔赴新的征程。我們也深諳,唯有堅定不移走穩“創新路”,才能更好應對挑戰、解決難題,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贏得更加光明的未來。
堅定不移走穩“創新路”,首在持之以恒涵養創新發展“生態圈”。創新,需要環境,需要條件,更需要生態來涵養。要保持戰略定力,持續在解決制約創新發展的各類“堵點”“難點”“痛點”問題上下功夫,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全面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和動力,讓創新成果不斷涌流。要強化服務賦能,不斷搭建開放平臺,加快推動開放合作,更大力度集聚創新要素,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找準創新工作的突破口,推動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和從“1到N”的質變。
堅定不移走穩“創新路”,貴在一以貫之答好科技創新首選題。要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更好發揮政府的組織服務作用、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企業的科學研究主體作用、高校的人才輸送保障作用,形成創新“共同體”,更好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持續提升創新成果轉化效率和產業化水平。要遵循科研活動和人才成長規律,在人才管理上做“減法”、在服務人才上做“加法”,既為廣大科技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也為廣大科技人才大顯身手、勇攀高峰解決后顧之憂,吸引匯聚更多優秀企業和人才在滁州實現夢想、成就事業、發展產業。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進一步做實創新大文章,培育更多向“新”求“質”的發展動能,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滁州定能持續翻涌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