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于成龍 全媒體記者李邦軍)今年以來,南譙區通過加大涉農投入、建大基地、育大龍頭、做大產業、創建品牌,著力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上半年,該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12.70億元,同比增長4.6%、位居全市第一。
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聚焦“1+4+N”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以發展“一縣一業”食用菌產業為核心,大力發展滁菊、茶葉、水果、水產四大特色產業,同步推動蔬菜、紅薯等多種產業齊頭并進。目前已形成1500畝食用菌、3000畝滁菊、3.8萬畝茶葉、1.36萬畝精品水果和5萬畝水產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通過調結構、轉方式、補短板、提質量,積極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積極培育一批產業特色明顯、帶動農戶面廣、市場競爭力強、運行機制健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廣大農民參與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做好“土特產”文章,打造特色品牌。堅持以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導向,做足“特”字文章,聚力打造“西澗春雪”“滁州櫟菇”和“瞧·一譙”區域品牌。截至目前,全區已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7家。累計創建20個特色鮮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其中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2個。金玉滁菊成功獲評“中華老字號”,“施集”牌綠茶榮獲“皖美農品”品牌,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民合作示范社2個。
提升“雙招雙引”質效,蓄足發展動能。圍繞南譙區優勢特色農業產業,聚焦滬蘇浙地區,大力招引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強,規模集約水平高、發展后勁足的農業項目。今年以來,新增綠色食品產業鏈項目6個、總投資額15.79億元。豐科食藥用菌產業園暨數字化工廠項目一期建設完成并開始投產,可日產金針菇70噸(15萬瓶)、年產2.4萬噸,年產值超2億元,帶動就業人數500人以上。總投資5億元的食用菌產業園及生物質供熱項目正加快推進,將有力促進全區食用菌產業實現向現代市場經濟、高效經濟、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商貿物流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五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