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剛過,我市就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發出了動員令,吹響了沖鋒號,要求拉滿弓,劍出鞘,起步即沖刺,開局就決戰。3個月時間里,各區和市直大部分單位主動作為,積極行動,細化方案,對標先進,總體上都展開了工作。但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相比,與省內兄弟城市的爭創態勢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待和希望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聲勢不冷不熱,謀劃不深不透,動作不緊不慢,遠沒有形成濃墨重彩的高潮、熱火朝天的局面和強力突破的攻堅勢頭。必須迅速扭轉這種狀況,堅持問題導向,再加壓,再升溫,再發力,全力以赴打贏創城硬仗。
從第一季度測評的結果和現場督查的情況來看,創城工作呈現“四有四但”局面。一是有發動,但氛圍不濃。大部分單位停留在成立組織、號召發動、打聽觀望階段,沒有進入實戰狀態,社會層面的動員沒有展開,干部沒有奔赴一線,群眾沒有真正發動。滿足于分解任務,滿足于計劃上墻,滿足于材料上報,缺乏推進,缺乏督查,缺乏檢查。在辦公場所、建筑圍擋、公交站臺、廣場公園等地,公益廣告數量不足,覆蓋面小,影響不大,遠沒形成濃厚的創城氛圍。二是有行動,但步伐不快。各區、各部門雖然制定了工作方案,但研究不深、謀劃不細、措施不準,有的大而化之,只是被動應付。有的左盼右顧,東張西望,不愿先行一步;有的兩眼向上,伸手要錢,等米下鍋,依賴上面;有的工程項目進展緩慢,推進不快,不能立竿見影,形成效應。三是有聯動,但協調不足。盡管各地、各單位都制定了專項方案,但還沒有形成協調一致、有序推進的行動,有的自說自話,有的單打獨斗,有的推諉扯皮,市區聯動、部門聯動不夠緊密,不夠順暢,不夠有效,主動對接、密切配合、聯合行動的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四是有推動,但力度不大。包保路段的整治和管理缺乏力度,交通勸導時冷時熱,多亂現象依然存在,志愿者服務常態化機制尚未建立。
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當前,要選準與群眾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問題作為突破口,從變化快、收效大的公共環境改造、公共秩序改善入手,想群眾之所急,干群眾之所盼,攻堅克難,有序推進。一是基礎建設要提速增效,二是城市管理要提檔升級,三是多方聯動要提神聚力,四是宣傳造勢要提標擴面,五是學習培訓要提高實效。各地、各部門要對標目標任務,細化責任分工,加快協作行動,緊張快干,真抓實干。
今年是創建工作的起步之年,也是攻堅突破之年,必須啃下骨頭,打好基礎,快出形象,下好“先手棋”,為今后兩年的工作留下更多空間,創造有利條件。全市上下要有強烈的時間意識、緊迫意識和使命意識,繃緊一根弦,橫下一條心,只爭朝夕,抓緊每一天,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奮起行動,你追我趕。每一位干部群眾都要抖擻精神,振作士氣,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作風、更快的行動,扎扎實實往前挺進,確保首戰必勝,首創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