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治中心是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平安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有效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范化水平,努力實現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
立機制,讓問題“有章法解決”
為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我市在全省較早出臺《滁州市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任務清單》《滁州市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與管理運行指導手冊(試行)》《滁州市常用多元解紛方式適用規程》等配套制度,通過明確任務目標、規范運行流程、優化解紛機制,有力推動綜治中心建設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提升社會治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全市各地紛紛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形成各具特色的經驗做法和工作亮點。
定遠縣出臺“入駐部門職責清單”“督辦問責機制”等5項機制,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運行,解決各類矛盾糾紛234件。天長市建立健全鎮(街)綜治中心矛盾糾紛排查“日報告、周調度、旬評判、月匯總”工作機制和矛盾糾紛化解小事“當日清”、一般“及時清”、大事難事“書記清”的“三清”工作機制。來安縣立足風險研判、指揮調度、應急處置等出臺6項制度,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一項項制度機制的設立,不僅有力保障綜治中心規范化運行,還有效解決各類矛盾糾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平臺,讓百姓“有地方說事”
為切實解決群眾訴求,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一站式”解紛體系建設,著力構建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全市各地依托矛盾糾紛調處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全力推進綜治中心服務場所建設,并設立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指揮調度區等專門功能區。
我市通過印發《關于推進“一站式”解紛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并實現縣鄉兩級“一站式”解紛體系建設,實現矛盾糾紛“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攬子”化解,為群眾提供集中反映問題、解決訴求的專門場所,真正讓百姓“有地方說事”。同時健全完善“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協調行業部門采取常駐、輪駐、隨駐等方式進駐綜治中心,實行“簡單事情現場辦、復雜事項會商辦”。
特別是新質生產力在社會治理的高效運用方面,我市按照“一級建設、四級使用、橫縱聯動”原則,投入1200余萬元高標準建設滁州市綜治信息化平臺。目前,已建成社會治理專題庫,匯聚393.5萬條實有人口、138.2萬條實有房屋、49.5萬家實有企業、139.6萬條標準地址、10.5萬路視頻監控等“一標三實”數據。同時,市、縣、鄉三級綜治視聯網實現全覆蓋。
我市創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推進工作品牌選樹,架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連心譙”,厚植文化底蘊許下“儒林所愿”,打造“愛不釋手”調解品牌彌合婚姻裂痕,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調解矩陣,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通過精心培育和推廣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社會影響力的社會治理品牌,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注入新動力。
強隊伍,讓干事“有力量支撐”
今年7月,位于明光市的某公司與部分職工產生糾紛,一些職工將9萬斤小麥露天堆積,僅用帆布簡單覆蓋。這讓小麥面臨嚴重霉變風險,可能造成巨大損失。公司負責人迫不得已,立即向明光市綜治中心求助,尋求小麥保全解決方案。
明光市綜治中心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流程,迅速聯動屬地政府、法院等多方力量形成問題解決合力。執行過程中,引入公證處全程公證,順利將9萬斤小麥過磅、檢測、入庫,成功轉移至安全倉儲場所。此次快速響應和相關后續工作,既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又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屬地政府資源協調,司法機關公正裁決,公證機構公信保障……上述糾紛的妥善處置中,各類專業力量發揮重大作用,恰恰顯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專業隊伍協同運作是關鍵環節。他們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形成強大治理合力,讓基層社會治理更加高效、有序、公正。
這種協同運作模式,不僅在明光市取得顯著成效,也在其他地區得到廣泛推廣和高效應用,進一步豐富了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路徑。
全椒縣組建由平安志愿者、“江淮義警”等各類人員參加的巡邏隊163支,同時落實網格內防控力量“1+1+N”機制,實現每個網格1名社區民警、1名網格員、多名治安積極分子;定遠縣推動檢察院、司法、信訪等部門入駐綜治中心,遇到事情進行聯合會商、聯合調處,形成合力;中新蘇滁高新區落實“3+X”微治理工作機制,統籌派出所、法院、城管等部門,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聯合調解機制……
在做細網格化管理工作中,全市按照“就近就便、規模適度、有利治理”原則,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整體防控等工作融入網格。目前,全市擁有網格8694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2282名。我市通過網格化管理,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精細化、高效化,有力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