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文剛)日前,2024中國城市宜居指數分析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2024中國城市宜居指數綜合分析表”顯示,在100座城市中,滁州位列第31位。
據悉,中國城市宜居指數是城市建設雜志社基于各類國際專業宜居指數標準,以經濟活力與競爭力、環境可持續性、城市治理與穩定以及社會文化與教育這四大板塊的90項數據為基礎,對我國100座城市展開寬領域、多層次、立體化的對比與分析,深度剖析我國城市的宜居現狀和發展潛力,高質量推動城市宜居性建設。
過去一年,全市上下攻堅克難、頂壓前行,實現生產總值4034.4億元,同比增長5.5%。經濟穩定增長,財政收入持續增加,讓“民生愿景”一步步變成為“幸福實景”。2024年,全市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2所、新增學位2.1萬個;建成示范區項目12個,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1.2萬套、改造老舊小區67個;滁城實施重點城建項目196個、完成投資70億元;建成體育公園1個、口袋體育公園12個、百姓健身房8個、健身步道38公里。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以來,我市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整改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大氣環境質量連續四年優于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例78.7%,空氣質量實現同比改善。全年20個地表水國控斷面和15個省控斷面水質均達標,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0%。全市優良生態指示物種數不斷增長。
城,乃聚民之所。民,為城之根基。一直以來,我市聚力聚焦“政治更安全、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寧”目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進一步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加強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健全完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全面推行“1+5+N”工作法,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攻堅行動,走出了一條具有滁州特色的“楓橋”之路。
同時,我市著力繼承和發揚好城市優秀文化。瑯琊山成功創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小崗村入選世界最佳旅游鄉村,《二十四節氣里的滁州味道》入選《習近平文化思想實踐案例選編》,建成11個圖書館、160個圖書館分館、112個鄉鎮文化站、47個公共文化空間點位,組織開展文明實踐主題活動3.7萬余場、覆蓋群眾146萬余人次……把城市建設成為歷史底蘊深厚、時代特色鮮明的人文魅力空間的“滁州實踐”正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