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從清
唐從清,男,1962年2月生,預備黨員,定遠縣大金山國有林場生態護林員。唐從清父親一生護林,他受父親影響,放棄城里舒適生活,繼承護林事業,堅守林場30年,每年巡山300余天,每天徒步10余小時,步行約20多公里,夏天下雨刮風、冬天下雪結冰,摔倒和受傷是常事,一年穿壞十幾雙鞋;常年堅持植樹造林,累計種植面積100余畝;狠抓防火防蟲防盜,制止游客及當地村民野外用火100余次,撲滅火災30余次,救治病蟲害樹木2萬余棵,抓捕偷盜20余次,有力保護了林區安全和國家財產;他重視護林宣傳,動員群眾植樹9000余棵,開展防火護林文明實踐活動300余次,給村民宣傳防火形勢和防火知識,引導村民科學用火。唐從清獲評安徽省第四屆“最美生態護林員”稱號。
子承父業,只為守護那片青綠
唐從清的父親唐學禮是林場的第一批建設者,當時林場剛剛成立,林區的山上光禿禿一片荒涼,唐學禮每天起早貪黑,帶上干糧和水,扛起鎬頭鐵锨就在山上挖坑種樹,一干就是40年。1993年,受其父親一輩子投身林場建設事業的影響,唐從清果斷放棄自己在縣城的生意,回到家鄉接替父親的護林事業。
選擇了護林,便是選擇了艱苦、寂寞和危險。唐從清剛工作時,大金山林場是典型的“三無”點。沒有電,晚上只能點煤油燈照明;沒有公路,糧食及生活用品全靠肩扛背馱地運上山;沒有電話,在山里交流基本靠喊。一張窄小的床、一個簡易柴火爐子和一個小木桌,是護林點的全部家當;一套迷彩服、一只電喇叭,一把柴刀,是巡山護林的全部行頭。
巡山的孤獨一般人很難想象,唐從清的責任片有8600畝,每天巡山得跋涉20多公里,花費十余個小時,早上四五點出門到晚上七八點回護林點,看有沒有火災隱情、盜獵亂砍濫伐、森林病蟲害的跡象,這樣的生活,他每年要過300余天。“走上幾個小時都看不著一個人,就自己跟自己說話。”唐從清說。山路走起來可不輕松,遇到夏天下雨刮風、冬天下雪結冰摔倒,被樹枝和石頭在臉上手上身上劃出血口子和劃破衣服都是常事。除了巡山,他還常年堅持植樹造林,累計種植100多畝、5000多棵樹苗,在護林員的努力下,大金山林場的森林覆蓋率十年來提升了4.2%。
由于林區離鎮上很遠,糧油蔬菜和生活用品全靠去鎮上采買,然后背到山腳的護林點。2018年定遠縣發生大范圍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大雪封山,在護林點值班的唐從清無法進城采購,最艱難的時候,只能燒雪水喝,一天三餐都煮山芋粥、用鹽拌野菜吃,硬是熬到了冰融雪化。日子雖然清苦,但唐從清卻從不抱怨,他把熱愛融進了血脈,把責任扛在肩上,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這片山林。
不辭辛勞,平凡崗位忘我奉獻
大金山林場有7.6萬畝樹木,防火宣傳、巡山護林、制止盜采盜伐盜獵、病蟲害調查監測尤為重要,護林員責任十分重大。
2013年大年初二深夜,唐從清接到緊急通知有3個山頭同時發生森林火情,他立刻聯系同事和周邊部隊,打著手電緊急組織大家上山滅火。山上雜灌叢生荊棘密布,防火機具很難進入,只能靠人工撲救。沖在前面的唐從清被火撩的手上都是水泡,樹枝將他的臉和衣服掛破,但他一步都不退縮,直到將山火撲滅,保證林區的安全。2023年4月傍晚,螞蟻山有村民上墳引發山火,巡山的唐從清看到山上竄起一米多高的火勢,急忙向上級報告,同時組織當地年輕人拿護林點配發的滅火器和滅火把等工具趕上山滅火,由于組織撲救得當,火災很快被控制并撲滅,成功避免了一場大災難。
唐從清長期堅持學習病蟲害知識,一有空就看資料學技術,并結合實際邊學邊用。2018年的3月初,他巡山時發現有松樹枯死現象,認真檢查發現大片松樹感染了松材線蟲病,匯報后領導讓他立即處理。他根據所學知識,組織同事帶伐木工具伐除己枯死的松樹并現場粉碎切片,同時在松樹集中區域放置燈光誘殺器,對部分剛感染病蟲的松樹打孔注藥。整整一個月他沒有回家,帶著輪班的同事們救治了3000余棵患病的松樹,有效的控制了病蟲害的蔓延。
除了防火防蟲,防盜也是守林的重點。2021年10月夜間,唐從清例行夜班巡山時發現大金山半山腰的路上一輛農用車上裝著兩棵二十公分左右帶土球的樸樹。他立刻喊來同事控制嫌疑人,喝令其把農用車及裝載的樸樹開往場部接受處理。在去往場部的途中,嫌疑人借口車子沒油了走不了,唐從清立馬識破嫌疑人的伎倆,親自把農用車開往場部,讓偷盜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三十年來,唐從清重點對金山滴水寺旅游景點林區進行蹲點守護,制止游客及當地村民野外用火100余次,撲滅火災30余次,救治病蟲害樹木2萬余棵,抓捕偷盜20余次,有力的保護了林區的安全和國家財產。
不負青山,努力做好護林宣傳
唐從清時刻牢記護林宣傳工作的重要性,積極發放宣傳材料,刷寫林地標語,防止擴墾種植、侵占林地、采伐濫捕等不當行為的發生。20多年來,每到春天他都動員周邊群眾植樹數十次,共植樹600畝、9000多棵。“只有大家都參與進來了,才更能體會保護林木的重要性。”他說。
龍頭山片區是大金山林場防火的重中之重,大量農田村莊分布在林區范圍內。為更好的落實責任,林場實行了分片包干負責制,下場是龍頭山片區最偏遠、人口最為分散、防火任務最艱巨的地方,唐從清主動承擔該點位的巡山防火宣傳任務。每天清晨,他拿上喇叭,騎上摩托車,沿著山路用喇叭喊話宣傳,等太陽出來的時候,他已經走遍了整個龍頭山片區。多年來,他在片區開展防火護林文明實踐活動300余次,常年給村民講防火形勢和防火知識,引導村民科學用火。
2023年3月,唐從清在一次巡山中發現有村民在林區亂倒生活垃圾,他馬上上前宣傳勸說,當事人不聽勸阻竟對他拳腳相向,唐從清頭部受傷,縫了好幾針。事后別人都勸他說,下次遇見這樣的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行了,何必因為工作給自己找麻煩,可他卻說:“不怕,向群眾宣傳環保護林是我的義務,保護森林是我的責任”。
如今唐從清的兒子從部隊轉業,受他的影響把工作志愿選到了大金山國有林場,他感到十分的欣慰。
作為一名生態護林員,唐從清把整個青春都獻給了護林事業,在護林崗位上默默無聞一干就是30年。他早已把護林當作了生命的一部分,與森林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將一名林業戰士的青春和汗水,揮灑在每一片青翠的林木間,他用堅定的腳步丈量著林區內溝溝坎坎的每一寸土地,也將敬業奉獻、履職盡責的精神詮釋得生動而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