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長市紀委監委將紀檢監察工作嵌入鄉村治理實踐中,建立特約黨風政風監督員、鄉村振興及民生項目廉情觀察員、村(社區)鄉風民情信息員、鎮(街道)村(社區)廉政評議員四員“吹哨”監事、巡查“接單”處事的工作機制,確保清廉村(社區)建設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
組織嵌入農村。全市鎮(街道)配備專職紀檢監察干部48名,174個村(社區)黨組織配備紀檢委員174名,整合“室組地”力量。建立清廉村(社區)建設協調聯動機制,明確重點任務,實施清單式管理,強化評價考核,倒逼責任落實。
監督嵌入農業。織密織牢基層監督網絡,把監督“探頭”架在基層一線。該市在農業農村系統和16個鎮(街道)選聘18名特約黨風政風監督員、55名鄉村振興及民生項目廉情觀察員、151名村(社區)鄉風民情信息員、250名鎮(街道)村(社區)廉政評議員,市、鎮(街道)紀檢監察機關與基層“四員”協作協調、聯動互補。2023年以來,共監督鄉村振興及民生工程項目180多個,發現問題6類27個,均已督促整改到位。
服務嵌入農田。圍繞高標準農田、農村飲水工程、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以及鄉村人口和產業聚集區提供清廉服務,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截至目前,該市已成功打造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成12個鄉村休閑游示范村、35個精致農業示范點和56個美麗鄉村示范村。2023年以來,全市鄉村休閑游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綜合收入超100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細化監督措施,讓監督執紀直達田間地頭、項目建設一線,通過持續加大鄉村治理力度,用更好監督成效來助力和護航鄉村全面振興。”天長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劉亞西 熊俊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