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南譙區腰鋪鎮姑塘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鎮”“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安徽省衛生村”“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等榮譽稱號。姑塘村突出黨建引領,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促進農民實現致富增收。
興產業,共創村強民富新渠道。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鄉村發展的源頭活水。產業興,則鄉村發展有活力、農民增收有動力。一是引進新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姑塘村屬于城市規劃區,由于條件受限,村內無村企支撐,加上村資產資源不足,近年來,姑塘村在立足本村村情和綜合考量發展要素后,靈活轉換賽道,發展特色產業。引進多肉項目—滁州佳美園藝有限公司、奇遇生態“魚菜共生”研學實踐基地項目、球蘭出口創匯項目。帶動村民就業200余人,為我村集體經濟增收約二十萬元。二是鼓勵農民合作社,促進增收就業。姑塘村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共有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三十余個,通過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形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勞動就業200多人,為村民增收300多萬元。
優治理,共建文明和美新鄉村。姑塘村黨委以“黨建+”為抓手,圍繞鄉村治理完善制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強化和鞏固黨建對基層治理的引領作用。一是堅持共建聚合力。充分發揮村“兩委”規劃建設的“領頭羊”作用,從群眾的需求出發推進文明村建設。按照網格劃分1488戶形成“村包組、組包戶”的網格治理服務體系,堅持以鄉村振興為統攬,文明鄉村建設為抓手,深入群眾了解村情民意,結合村莊實際,教育引導村民自覺、自愿、自發、自主參與到治理中,形成人人參與、戶戶行動的良好格局。二是堅持共治出成效。為了持續打造美好村莊,姑塘村建立健全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結合文明創建、信用超市積分兌換、美麗庭院評選等活動,激發廣大村民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培育良好的文明習慣。同時,依托“四會兩隊”,因地制宜不斷完善村規民約,通過“文明家庭戶”“最美庭院”“優秀志愿者”“身邊好人”“好婆媳”等評選活動,積極培育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共享文明新風。三是堅持共享暖民心。近年來,姑塘村黨委堅持為民辦實事、暖民心。投入21萬元為花王、下莊、范郢3個村民組安裝太陽能路燈83盞,爭取政府資金為杏塘村民組修建水泥道路200米,投入59.5萬元為蘇滁托管區6個村民組增加19個自來水點,投入35.9萬元為未拆遷村莊維修道路。投入150萬元重點提升姑塘新村環境,同時在新建宅改房安裝太陽能路燈40盞,新村硬化場地1800平方米,增設3個停車場,并安裝20個新能源充電樁,解決村民出門難停車難的問題。
強黨建,持續推動信用村建設。姑塘村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信用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一是建好“機制長”,用好“指揮棒”。建立由村黨委書記為組長,組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日通報、周督查工作機制,將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作為村年度考核重要內容,發動村組干部51人全員參與到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中來,細化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責任。二是選好“宣傳員”,唱響“主旋律”。充分發揮黨組織示范引領、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和塘悅色”志愿服務隊、黨員等60余名志愿者作為宣傳員,打造線上線下宣傳陣地,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率。三是當好“戰斗員”,吹響“集結號”。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功能,完善工作體系、構建業務框架,明確責任。全村共配備村級管理員1個、村級采集員9個,線下走訪、線上確認,逐戶核對、逐場核查,保證數據準確性、可靠性。通過信用體系建設,提升農村地區的誠信環境,為農民融資提供便利。(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