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通訊員董 超 全媒體記者張開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民之所盼,亦是發展所需。近年來,南譙區巧用“加減乘除”法,統籌徽風皖韻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行動與鄉村旅游“十百千”行動,把和美鄉村精品村和鄉村旅游重點村合二為一,分類建設、由點及線、連線擴面,形成“千村引領、萬村升級”鄉村建設新格局,努力建設“環境整潔、空氣清新、崇尚美德、文明和諧”的美麗田園鄉村。
注重規劃引領,勤做“加”法。圍繞創建鄉村振興“三個區”,即城鄉融合示范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和綠色發展先行區,推動實現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鄉村人才活力迸發,鄉村文化日益興盛,鄉村生態環境優美,鄉村組織保障有力,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水平顯著提升。2023年至2027年期間,將按照“以點串線帶面”的構思,明確“1123”的推進路徑,即:以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南譙段為1條主線,打造10個省級精品示范村、20個和美鄉村中心村、30個和美宜居自然村莊。
提升人居環境,善用“減”法。抓住重要時間節點,深入組織動員,以“五清一改”為主要內容,有序推進集中整治,全面開展清潔行動春季戰役,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拆除違章建筑31處、廢棄畜禽圈舍61間、廢棄廁所11個、養殖圍欄網21處,清理亂搭亂建86戶,不斷增強群眾舒適感幸福感。
賦能鄉村治理,妙用“乘”法。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基礎上,構建村莊“五位一體”長效管護機制并用好“紅黑榜”“積分制”等管理機制,以積分累積形式進行量化考評,借助“小積分”解決“大問題”。
倡樹文明新風,實用“除”法。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破除陋習、擯棄惡習,逐漸形成“自主管理、人人參與、人人維護”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該區充分發揮“四會兩隊”作用,常態化面向居民群眾開展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宣傳教育活動,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1萬余份,勸導居民群眾簡辦、緩辦各類紅白事100余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