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南譙區同樂街道敬梓社區自2025年5月籌備以來,堅持黨建引領,始終秉持“以民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圍繞居民需求,創新服務模式,在垃圾分類、精神文明建設、統戰共筑、民生訴求響應等領域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用貼心服務織密民生保障網,讓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門口不斷升級。
黨建引領“聚合力”提升服務“暖民心”
敬梓社區堅持把黨建工作貫穿社區治理全過程,以“黨建+網格”為核心,選拔黨員骨干擔任網格長、樓棟長,打造“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聯動體系,實現黨建與服務“零距離”。通過“主題黨日”“黨員議事會”等形式,邀請黨員參與社區事務決策,讓黨建成為凝聚民心、推動服務的“紅色引擎”。
黨員們帶頭參與社區治理:在垃圾分類現場,黨員志愿者耐心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在助老服務中,黨員結對幫扶獨居老人,定期上門探望;在矛盾糾紛前端,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源頭預防化解。今年以來,敬梓社區黨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聚焦居民反映的“閑置垃圾點位垃圾亂扔”的問題,借鑒“空間優化利用”思路,在原有垃圾分類投放點硬化地面的基礎上,合理規劃閑置角落,增設休閑長椅,打造出“分類+休憩”一體化的便民空間,切實把黨建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精神文明“樹新風”統戰共繪“同心圓”
敬梓社區以“弘揚新風尚、凝聚鄰里情”為目標,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打造“敬賢愛‘梓’”文明實踐項目品牌,讓文明之風吹遍社區每個角落。
通過舉辦“趣味運動會”“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活動,打破鄰里間的“陌生墻”;開設“道德講堂”,邀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分享事跡,傳遞榜樣的力量;積極摸排、組建“廣場舞隊”“書法繪畫社”等隊伍,讓居民在文化活動中豐富精神生活。此外,社區還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評選,通過宣傳欄、微信群等宣傳先進典型,引導居民養成文明習慣。
敬梓社區還積極發揮統戰工作“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作用,以“統戰+共筑”模式,團結轄區少數民族、僑胞、臺胞、新的社會階層等群體,共同參與社區建設。針對轄區少數民族居民,社區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組織民族美食分享、民俗文化體驗等,幫助少數民族居民融入社區;開展針對性慰問活動,讓臺胞、僑胞等群體感受政府的服務與關心。
民聲響應“高效率”紀檢監督“護民生”
“前幾天剛反映小區路燈不亮,第二天就修好了,社區辦事效率太高了!”居民趙先生對社區的民生訴求響應速度贊不絕口。為及時解決居民難題,敬梓社區建立“市長熱線+社區響應”聯動機制,對居民通過市長熱線、微信群、現場反映的訴求,實行“接訴即辦、跟蹤反饋”制度。
設立專人負責熱線工單處理,接到訴求后第一時間聯系居民了解情況,能當場解決的立即處理;需要協調多方的,及時對接物業、職能部門,明確解決時限并向居民反饋進度。定期梳理熱線訴求熱點,針對反復出現的“停車難”“樓道雜物堆積”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治理”,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此外,為確保各項服務落實落細,敬梓社區充分發揮紀檢監督作用,開展專項督查,每月抽查服務記錄、走訪居民了解情況,對發現的“服務不到位”“落實打折扣”等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同時牽頭開展“廉潔社區”建設,組織社區工作人員、社區黨員、物業工作人員等學習廉潔紀律,杜絕“微腐敗”,讓居民在服務中感受公平公正。
關愛兒童“護未來”筑牢成長“安全墻”
為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敬梓社區聚焦“雙減”后孩子的課余生活需求,聯合物業在小區架空層打造“多彩空間”,配備兒童手工創作臺、益智玩具和課業輔導桌,下樓就能娛樂、鍛煉。
聯合轄區學校、培訓機構、志愿者團隊,常態化開展“科普小課堂”“安全知識講座”等特色活動。寒暑假組織大學生志愿者為留守兒童、雙職工子女提供作業輔導、興趣培養服務;“防溺水”“防拐騙”等安全課程通過情景模擬、互動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在歡樂中掌握自我保護技能。今年以來,敬梓社區已開展未成年人關愛活動10余場,覆蓋兒童120余人次,用“陪伴式服務”為孩子們筑起成長“安全墻”。
助老服務“傳溫情”貼心守護“夕陽紅”
為豐富社區老年人日常生活,敬梓社區打造“敬賢愛梓鄰里匯”活動中心,增設老年人文娛場所的同時,定期開展健康養生、反詐宣傳、智慧助老、愛心義診義剪等服務。針對部分老人行動不便的情況,敬梓社區推出“暖心助老”服務,聯系轄區衛生院醫生定期為高齡獨居老人量血壓、測血糖,提供健康體檢、慢性病管理、用藥指導服務;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組織黨員、志愿者幫忙采購生活用品、打掃家庭衛生,陪老人聊天解悶,用細致關懷守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從黨建引領的“紅色堡壘”到紀檢監督的“責任護航”;從統戰共筑的“同心合力”到民生服務的“細致入微”;從未成年人的“成長守護”到老年人的“溫情關懷”,敬梓社區以創新服務為筆,以居民需求為墨,不斷書寫為民服務的新篇章,培育精神文明的新風尚。未來,敬梓社區將繼續傾聽居民心聲,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努力打造“有溫度、有活力、有內涵”的幸福社區,讓居民的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暖心。(朱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