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話發展,同心創未來。日前,由滁州市南譙區、南京市浦口區及馬鞍山市和縣三地攜手主辦的“徽風蘇韻 情滿三地”——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文藝匯演在和縣精彩上演。三地藝術家同臺獻藝,互相交流,不僅展現了長三角地區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獨特的藝術魅力,也推動了區域文化一體化向更高質量邁進。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長三角區域文化一體化推進只是南譙區“融圈進群”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譙區始終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以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為抓手,借東風、搭平臺、促合作,跑出融入長三角的“加速度”。
堅持主動融入,擴大合作“朋友圈”。堅持把一體化發展作為首位戰略,堅定不移東向發展,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勇當滁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譙頭堡”。南譙區以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為突破口,強化優勢互補,區域協同,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形成“四個一”協同發展成效:一套區域協同機制,共同成立跨界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推進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溝通機制、互訪機制、合作交流機制及重大事項會商機制;一個合作開發公司,根據《浦口-南譙共建一體化示范區框架協議》,由雙方共同出資組建滁州南浦合作開發有限公司,并按一定比例約定收益分成;一個合作產業園,建成了南浦合作產業園,占地面積100畝,建筑面積共計11萬平方米;一份工作要點清單,連續5年與浦口區研究制定跨界一體化合作年度工作要點,兩區發改、教育、衛健等26家部門簽訂協議并開展常態化合作。
堅持招大引強,深度嵌入產業鏈。始終把招商引資、招大引強作為融入一體化發展、嵌入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重要抓手,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聚焦主導產業,充分發揮浦口科教資源豐富、南譙產業腹地廣闊優勢,
堅持“科教支撐、產業共育”,構建形成“研發在長三角、生產在南譙”的產業格局,半導體和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由零到一的突破并不斷壯大,獲批全市唯一省“揭榜掛帥”項目及資金1000萬元。圍繞半導體和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共招引億元以上項目85個,總投資638.65億元,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偼顿Y100億元的飛利浦智能家電產業園、105億元的晶隆半導體外延材料、50億元的博晶產業園、50億元的德蘭明海儲能項目相繼落戶,其中來自長三角項目占比75%。
堅持服務便民,提升群眾獲得感。始終把民生作為最大政治,積極引進滬蘇浙優質公共資源,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浦口區簽訂城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地交通、水利、教育、衛生、環保等26個部門分別簽訂了合作共建協議。促進醫療資源共享,市五院與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市中醫院開啟新合作,定期邀請乳腺外科、腫瘤內科、中醫科專家坐診。教育方面,在幼教、義教、職教、高等教育等多個領域積極引進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多所學校與南京學校結對,引導鼓勵本地教師“走出去”,外地名師“請過來”。公共服務方面,依托“長三角一體化”征繳中心推出社保“跨省通辦”窗口,與浦口區開通跨省通辦事項158個,與江北新區等地合作異地通辦事項共133個,開啟社保轉移、接續、一窗、一次性辦理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