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沖刺 決戰決勝
——滁州經開區全面掀起大干三季度、決勝下半年攻堅熱潮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招商引資“朋友圈”越來越廣;5億元、10億元、20億元,單個項目投資體量越來越大……
聚焦、聚焦、再聚焦,突破、突破、再突破!金秋九月,在滁州經開區各個重點項目工地,車輛穿梭、機器轟鳴、塔吊林立,工程建設如火如荼,為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按下了“快車鍵”。
擊鼓催征,決戰決勝。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主戰場”,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主抓手,把做大做強產業鏈作為主方向,多措并舉、多維發力,致力于把經開區打造成為全市改革開放新高地、創新發展新引擎。
強化招商引資 全力以赴上項目
8月28日上午,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暨2021年全省第八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滁州分場推進會在滁州經開區盛諾平板顯示器光電玻璃精加工項目現場舉行,強勢掀起了項目建設的新熱潮。
項目是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是實現穩增長、擴投資的重要基礎。當前,滁州經開區上下全面強化“項目為王”理念,突出招大引強和項目建設,以只爭朝夕的姿態真抓實干,全力確保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達效。
相比過去單一的招商方式,經開區更加注重招商方式的創新。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嚴把引入關口,堅決摒棄“撿到籃子都是菜”的招商理念,實施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以商招商,班子領導帶隊多次赴南京、上海、深圳等地深入研究企業布局和投資動向,進行重點聯系、重點跟蹤,著力引進落地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特別是針對智能家電及電子信息、汽車及先進裝備制造、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和光伏制造新興產業,積極謀劃上下游配套項目,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良好局面。
為推進簽約項目加快落地,經開區全面推行月調度機制,召開招商引資項目調度推進會議,對新簽約、新開工和在建的項目逐一“過篩”,分析解決存在問題,并就下一步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同時,做實做細項目前期工作,切實提高項目轉化率,加強閑置土地和低效能企業處置,采取“一企一策”,規范工業廠房轉讓出租的要求和流程,明確入駐企業和項目的要求,確保“騰籠換鳥”有序進行,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快”步領跑,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1至8月,累計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3個,其中100億元工業項目1個、20億元項目3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協議引資241億元,到位資金139.5億元,增長34%;單個項目投資額近8億元,增長72%。“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閃閃發光”,成為滁州經開區項目建設的真實寫照。
補齊各項短板 穩住經濟基本盤
滁州經開區“加速度”背后的成功密碼是什么?是一群敢闖敢拼、攻堅克難的經開人,更是一套以項目帶動、項目化推進為抓手的新時期發展體系。
在項目簽約入駐前,組建專班深入一線服務;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及時解決項目實際困難;“保姆式”服務、一窗通辦等改革措施落地,優環境、謀發展的體系逐步健全……今年以來,經開區按照“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要求,健全項目全周期服務機制,提升服務效能,擦亮“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
招商更需安商,“口碑”比什么都重要。經開區深入開展“四送一服”,加大減稅降費,指導企業用足用好政策,召開各類宣講會20余場,兌現政策扶持資金近5億元。嚴格落實“四個一”幫扶機制,全力解決企業用工、融資等難題,累計幫助企業招工近5萬人次,協調135家企業高管子女入學,組織企業參加政銀企對接,簽訂協議金額50億元;新增市場主體3000余戶。同時,采取政府搭臺、市場運行方式,建設并運營滁州經開區人力資源市場,通過平臺加強企業間、企業與勞務公司間協作,形成人力資源在園區周轉集聚效應。
重大項目不僅要招得來,更要落得下。經開區堅持夯基礎、提品質,累計為項目供地1500余畝、完成土地征收1000畝、場地平整1740畝,建設市政道路3.4公里、供電專線25公里、110千伏變電站2座、綠化改造提升53萬平方米,為項目建設搬走“絆腳石”、趕走“攔路虎”。
比亮眼數據更為重要的是,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使得滁州經開區發展動能蓄勢升級。結合滁州智能家電產業基礎,經開區牽頭推進智能家電產業鏈發展工作,制定智能家電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對全市100余家規模以上家電類工業企業進行逐個調查摸底,編制產業“十四五”規劃,邀請專家擔任顧問,與賽迪、云鏑智慧、華為云等進行多頻次對接,邀請宗申集團忽米網加入提供技術支持,完成平臺規劃方案編制,致力打造企業級、行業級、區域級乃至覆蓋全省的產業互聯平臺。
當前,正是大干三季度、決勝下半年的關鍵時期。作為滁州經濟發展的排頭兵、突擊隊、主力軍,滁州經開區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用力唱響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