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今年以來,我市精準聚焦“保市場主體”任務,強化政策供給和兌現承諾,積極采取多項措施為市場主體減負添能,不斷激發市場主體生存和發展內生動力。
簡化證照辦理。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推進“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推進“7×24小時”自主云辦照,推行企業開辦申請一表填報。將企業開辦申報材料從9件壓縮到6件以內,企業開辦進入“一日辦結”時代。截至12月上旬,全市市場主體總量347649戶,今年新增49340戶。
延長許可期限。采取延長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各類證照使用期限、特種設備相關證書期限、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周期、計量標準器具有效期和強檢計量器具檢定周期、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有效期、個體工商戶年報時限“六個延長”舉措,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面臨實際問題,助力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開展技術服務。啟動“復工復產服務包”“質量流動診所”、質量技術服務隊等,幫助50余家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難題。組織食品藥品、特種設備、計量器具、質量檢測等多家檢驗檢測機構,主動靠前服務,全部實施專人接收樣品與咨詢應答,特事特辦,隨送隨檢。
破解融資難題。打通“政-銀-企”融資渠道,暢通企業發展“血脈”,推出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免費托管舉措。共辦理股權出質登記207件,融資158.63億元;知識產權質押登記55件,融資5億元;動產抵押登記373件,融資29億元。
減免服務費用。對涉疫定點醫療單位及防疫用品生產企業電梯檢驗項目、計量器具檢定校準收費免收50%,對企業、醫療單位疫情防控用測溫設備及防疫用品生產企業的計量器具免費檢定校準。為企業免費檢定校準計量器具55882臺(件),減免740萬元;應急檢驗特種設備16726臺,減免118萬元;協調農貿市場開辦者減免攤位費290余萬元。
包容審慎監管。出臺《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寓監管于保市場主體之中。強化企業信用修復指導,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對被行政處罰和信用懲戒的市場主體,通過現場核查、年報催報等手段,允許企業重塑信用、恢復經營。已推進輕微事項免罰清單53項,惠及105家企業。
(金齊波 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