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3位省政協委員亮相“直通兩會”。本報記者 徐旻昊 攝
一條紅毯,“通”往民心;一只話筒,“道”出信心。
1月14日上午,安徽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后,省兩會新聞中心舉辦第三場“直通兩會”活動。省教育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醫療保障局主要負責人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就“一改兩為”、暖民心行動、發展壯大市場主體等方面,回應百姓關切,暢談履職心聲,傳遞信心力量。
省政協委員,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趙振華:
“小有托”“老有樂” 再出實招暖民心
“一老一小”牽動億萬家庭,關乎民生福祉。去年我省部署推進的10項暖民心行動中,教育系統牽頭的2項,就是關于“一老一小”,分別是“安心托幼”與“老有所學”。
“2022年全省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6.38萬個;所有幼兒園均具備提供延時服務能力,已有9000多所幼兒園、69萬余名幼兒參加延時服務。”趙振華介紹,新的一年,“安心托幼”行動將切實解決“托育難”“入公辦園難”“按時接娃難”三大問題。
“我們將持續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新建和改擴建的公辦幼兒園將全部開設普惠性托班;穩步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今年將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2萬個以上,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60%以上,居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區至少配建一所不少于3個班建制的幼兒園;全面提供幼兒園延時服務,2023年春季學期幼兒園延時服務將實現所有有需要幼兒全覆蓋。”趙振華說。
人人都會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老年人不再單純滿足于“老有所養”,還要追求“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目前,我省已累計建設各級各類老年學校1.5萬余所,實現市縣級100%覆蓋,參與人數超221萬。趙振華表示,今年“老有所學”行動將重點聚焦老年大學“報名難”等問題,建設一批老年學校,并鼓勵有條件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社會力量舉辦或參與舉辦老年學校,重點開發體現安徽傳統文化、地方特色的省級精品課程和優秀教材。與此同時,還將建設老年教育師資庫,建立老年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努力培養一支以兼職教師為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省政協委員,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
“活下來”“好起來” 市場主體添活力
剛剛過去的2022年,面對新冠病毒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我省市場主體實現逆勢增長。
數據變化彰顯出市場活力。去年全年我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18.52萬戶,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32%,增速居長三角首位。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729.81萬戶,同比增長10.43%。“蓬勃發展的市場主體,成為穩增長、保就業、保民生的穩固‘壓艙石’,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強大支撐。”韓永生說。
市場主體是推動經濟繁榮的源頭活水,要千方百計讓市場主體多起來、活下來、好起來。韓永生表示,將聚焦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深化改革、優化服務,激發市場活力,著力推動全省市場主體做多增量、優化存量、壯大體量、提升質量。
“我們將持續深化準入準營退出制度改革。”韓永生說,深化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探索高頻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一證多址”改革,啟動新一輪“多證合一”改革,全面推開“個轉企”“一業一證一碼”“證照并銷”“強制注銷”等改革,以改革賦能市場主體發展。同時,圍繞平臺經濟、公用事業等民生領域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建設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信息化系統,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市場主體不僅要活起來,更要活得精彩。韓永生表示,將強力推進質量品牌提升工程,努力爭創中國質量獎,滾動實施“四個一”質量提升行動,發布一批代表安徽品牌新形象的皖美品牌,開展品牌故事大賽和品牌展示活動,不斷塑造我省經濟發展質量品牌新優勢;切實以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創新活力,開展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提升行動,大力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讓安徽的創新“名片”更加閃亮。
省政協委員,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金維加:
“不跑路”“少掏錢” 醫保惠民再升級
“醫保為人民服務,我們一直在努力。”金維加介紹,過去的一年,我省堅持“一改兩為”惠民生,在全國率先緊急出臺新冠病毒感染門診救治專項保障政策、試行“省內大病無異地”政策、擴大“日間病床支付”政策試點范圍、擴大罕見病門診保障病種、支持民營醫藥機構發展。
“去年12月29日,我們聯合財政、衛生健康部門,在全國率先緊急出臺新冠病毒感染門診救治專項保障政策,職工、居民醫保都是不設起付線、不設封頂線,報銷70%,1月8日起又提高到75%。”金維加說,新的一年里,將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保障服務,讓醫保報銷“不跑路”,集采降價“少掏錢”。
據介紹,門診慢特病待遇申請過去是線下提供資料,線下審核,線下專家評審。今年可以實現全程線上申請、線上評證、線上辦證。同時,對異地就醫沒有實現聯網結算的,過去是參保群眾拿發票到醫保經辦窗口,提交后30個工作日才能辦結,將報銷費用打到個人賬戶。今年通過手機上的醫保公共服務小程序上傳醫療費用票據,將可實現報銷。
“去年,全省16個市已有291家定點醫藥機構部署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開啟‘脫卡就醫’新模式,參保群眾僅憑‘刷臉’即可完成就醫購藥結算。”金維加說,今年還將推廣到更多的定點醫藥機構,把“刷臉辦”功能擴展為“從掛號到出院”全流程業務辦理。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安徽將建立“三維集采機制”,省際聯盟集采“橫向協同”,省級集采“擴品擴圍”,省市集采“上下聯動”。“以大家關注的種植牙為例,參加全國口腔種植體系統集中帶量采購后,群眾種植‘一顆牙’的費用將從原來的1.5萬元降到幾千元。”金維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