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劉晨 實習生李琛)生產效率提升6%,年新增利潤超900萬元——這是天長市京儀股份有限公司一生產項目在獲得惠企資金支持后,實施數字化改造交出的亮眼“成績單”。鮮活的案例,生動展現了惠企資金精準“滴灌”所激發的澎湃動能。為了充分發揮政策的杠桿作用,今年以來,天長市聚焦提升惠企資金使用效能,通過扎緊制度籬笆、強化全程監督、聚焦使用績效“三招”組合拳,確保資金精準滴灌、規范運行,有效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為確保惠企資金安全、規范、高效地使用,天長市工信部門制定完善了涵蓋申報、審核、撥付、使用等環節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權責邊界,強化全過程監管,嚴防截留挪用。依托“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和監管平臺”,實現惠企項目線上申報、審批公開透明、操作全程留痕,并將監管功能直接嵌入平臺,實現同步監督、動態監控,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同時,強化惠企資金全流程穿透式監管,組建專項核查組深入企業一線,實地核查項目真實性及落地成效。當地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篩查可疑信息,對發現的問題堅決查處、絕不姑息。針對監管中發現的風險點,及時督促整改,堵塞漏洞。此外,建立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實施聯合懲戒,有力維護了惠企資金使用秩序。
提升惠企資金的產出效益是規范監管的最終目標。天長市對相關項目從實施效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績效評價,評價結果直接用于優化資金投向,重點支持發展前景好、創新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優質企業和項目。“我們將繼續加大資金監管力度,優化支持機制,提供更精準高效的服務,讓惠企資金的‘活水’持續滋養企業成長沃土。”天長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