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天長市以整治厚葬薄養、高價彩禮、紅白事大操大辦、不孝不尊、賭博斗酒等農村陳規陋習為切入點,立足當地實際,結合皖東水鄉鄉風民俗,打出了一套政策引領、宣傳助力、豐富鄉村文化生活的移風易俗“組合拳”。
“我們在先行部署強力推動的基礎上,聯合多部門協同,促進相關政策規定的落地落實。”天長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繆仕昌介紹,該市堅持把倡導文明殯葬、抵制高額彩禮、培育文明鄉風作為推進鄉村振興、賦能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和關鍵措施,統籌市委政法委、市文明辦、民政、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建立完善移風易俗正負面清單,表彰先進典型,懲戒處置違規失范、影響惡劣的反面典型人和事。
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氛圍,線上線下齊發力。天長市督促16個鎮(街道)緊盯有關重點人群,通過召開座談交流會、培訓輔導班、開設典型人物公示欄等方式方法,教育引導黨員、“五老鄉賢”人士、青年骨干成為移風易俗的帶頭踐行者、主動參與者和積極倡導者。同時建立文明鄉風微信群、在網絡媒體開設專欄,在村(社區)建立文明鄉風宣傳欄、“四德榜”并充分利用“村村響”大喇叭進行宣傳引導,讓移風易俗理念搭乘多元化宣傳的快車,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群眾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
“我們還充分發動鄉村群眾,群策群力,多方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繆仕昌說,天長市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等創建活動,激發鄉村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24年以來,全市已創建全國文明村鎮6個、省級文明村鎮13個、滁州市級文明村鎮68個,全市先后評選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360余名、市級“道德模范”120名。
(范學琴 周志祥 邵永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