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以南,緊鄰南京江北新區。滁河靜靜流淌,見證著新區的巨變。
2025年夏,南京江北新區迎來獲批國家級新區十周年的重要時刻。2015年獲批時,南京江北新區規劃范圍全域GDP僅為1465億元。2019年,其全域GDP已達2780億元,總量占南京市GDP比重接近1/5,增速13.2%位列全市第一。2024年全域GDP突破4000億元,人口從170萬增長到280萬,高企從不到200家增長至500家以上,綜合實力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居第7位。
這片曾以工業碼頭為主的南京江北土地,正以國家級新區的姿態,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浪潮中書寫十年蛻變傳奇。
產業集群崛起
新質生產力構筑發展脊梁
走進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江蘇鼎泰藥物研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器官芯片”技術正通過體外模擬人體器官功能,將新藥研發周期縮短30%。
在2025年南京市獨角獸企業榜單中,新區入選獨角獸企業5家,培育獨角獸61家,獨角獸、培育獨角獸總量位居南京市第一,占比31%。新區入選瞪羚企業56家,入選數量位居南京市前列。
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的突破同樣引人注目。芯華章科技自主研發的EDA工具完成數字驗證全流程覆蓋,190件專利申請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如今,新區集聚超芯星、創芯慧聯等35家集成電路企業,形成從設計到封測的全產業鏈。超芯星主營產品為6至8英寸碳化硅襯底,這一半導體材料,在新質生產力的8大新興產業和9大未來產業均有運用。
2024年,新區全域GDP突破4067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比45%,綠色石化、高端鋼鐵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與生命健康、集成電路等3個500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協同發展。南汽名爵歐洲熱銷、浦鎮軌道交通海外突破,時速2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開進西藏,彰顯著“新區智造”的全球競爭力。
城市規劃煥新
十里“新濱江”勾勒未來圖景
近日,南京江北新區發布中心區、南京北站樞紐經濟區及生物醫藥谷三大重點片區城市設計方案,為打造現代化新主城繪制全新藍圖。
江北中心核心區作為新主城建設的關鍵區域,創新提出CBD(中央商務區)與CTD(中央科創區)“雙芯共振”融合布局理念,以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空間設計上突出“兩個十里”構想:十里“南京新濱江”依托長江岸線,構筑錯落有致的天際線,展現江城互動、生態活力的城市界面;十里“江山新潮街”則串聯CBD核心區、藝術科技街區等五大功能板塊,打造江山聯動、青春時尚的活力街區,全面提升新主城形象與服務能級。
同時,作為國家級高鐵網絡核心節點的南京北站,其樞紐經濟區規劃定位為“產業科技創新樞紐港”。設計以“一軸一廊領四片”為骨架:南北向布局“無限創享軸”,南聯科技創新港與老山生態區,北接樞紐與會展商務區,打造輻射長三角的產業合作平臺;東西向規劃“科創聯動廊”,構建應用轉化產業鏈。整體形成科技創新港、會展商務區等四大功能區,深度融合“站、產、城、景”,塑造新一代高鐵樞紐經濟區典范。
此外,位于新區北部的生物醫藥谷產城組團,目標建設“學研產用貫通、山水人文彰顯”的國際一流科技城。規劃提出“四城”發展策略,即構建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千億級“產業城”,依托龍王山等生態資源打造“山水城”,完善教育文體設施營造“青年城”,構建高效公共交通體系建設“樞紐城”。預計至2035年實現千億產值,集聚12萬常住人口,成為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十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從GDP破千億到超4000億元,從“跟跑”到“領跑”,南京江北新區正以“研產貫通”為筆,在揚子江畔繪制新質生產力的宏偉畫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