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這為全市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林表示,將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市場監管領域作出的重要部署,推出一批有價值、有亮點、有分量的市場監管改革創新成果,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商事制度改革、知識產權保護、質量強市、綜合執法改革等工作,奮力譜寫全面深化改革市場監管新篇章。
陳林介紹,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省局工作要求,突出“一個大市場、兩個強市、三個監管、四個安全”的工作著力點,各項工作取得優異成績。質量工作、食品安全(鳳陽縣)獲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消費維權、政務信息工作獲“國字號”表彰,營商環境、價格監管等17項工作獲省級表彰,“雙招雙引”、政務服務等13項工作獲市級表彰,展示了市市場監管系統“扛紅旗、爭第一”的隊伍形象。
陳林表示,將從全會部署藍圖中找準切入點、畫好作戰圖,對標“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目標,對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這一任務,對表“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這一路徑,主動領題、實干破題、高分答題,推動全會精神在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落地。一是切實加強公平競爭執法。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統籌開展“增量”新政策和“存量”政策審查。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全面加強競爭執法。深入實施新修訂的《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范企業信息公示行為,著力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加快推進商業秘密保護標準、指引建設。二是強化統一的市場監管。統籌監管力量和執法資源,推進跨部門跨區域協同聯動執法,一體推進法治監管、信用監管和智慧監管,增強監管穿透力;完善市場監管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統一執法標準和程序,促進公平公正執法。推動標準提檔升級,提升標準質量水平。深化地方標準管理制度改革,規范地方標準制定管理。完善全鏈條全生命周期信用監管體系,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建立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完善信用承諾制度,健全信用評價制度,推廣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措施。完善信用修復機制,支持經營主體便捷高效重塑信用。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強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安全監管,依法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三是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等集中統一管理,優化知識產權綜合執法,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和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制度,提升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效能。深化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改革,完善企業退出制度,推進企業注銷配套改革。建立覆蓋所有經營主體的強制退出制度和簡易退出制度。研究建立經營主體另冊管理制度,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被撤銷等特殊狀態公司不再納入正常管理范圍。
陳林還表示,市市場監管系統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全會精神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基層黨支部理論學習的重點內容,精心組織學習培訓,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以實際行動堅決擁護“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將解決群眾和企業訴求作為我市市場監管工作的出發點和切入點,扎實推進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堅決糾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訴求解決率和滿意率,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