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張恩濤 全媒體記者呂靜遠)我市位于皖東丘陵地帶,轄區1.35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6.74萬畝,約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12%,是全省唯一耕地面積超千萬畝的地級市。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耕地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政同責,嚴格耕地資源保護,奮力打造“皖東耕保”耕地保護滁州品牌,為安徽打造“千億斤江淮糧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多滁州貢獻。
落實黨政同責,全面扛牢耕地保護責任。壓實屬地責任、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和紀委監委監督責任;根據“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將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帶面積、帶位置分解下達到縣(市、區),層層簽訂年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舉辦市縣鄉三級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嚴格耕地資源保護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專題培訓班。2023年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首考”獲評“優秀”等級。
堅持量質并重,實現耕地面積三年連增。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嚴格耕地用途管制,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工作。堅持量質并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恢復、墾造耕地質量管理的函》,在增加耕地數量的同時,確保耕地質量和后期管護到位。2021年至2023年,全市耕地面積共增加10.19萬畝,耕地布局也不斷地優化。
完善制度機制,構建耕地保護新格局。充分運用日常統一調查監測和衛片執法等手段,分季度對耕地保護情況進行動態監管,建立耕地保護常態化管理運行機制。科學設置市、縣(市、區)、鄉(鎮)、村和村民組五級管理網格,推動耕地保護監管關口前移、觸角延伸。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智慧守土”應用場景服務項目,實現從違法線索發現、核查、報告、移送、查處、整改等全過程監管,“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早預警”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全市違法占用耕地數量和面積均逐年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