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里拿的是黎安村富硒大米,朋友們可以看到米粒形態飽滿,色澤瑩潤……”日前,一場“土里土氣”的直播,正在定遠縣桑澗鎮黎安村進行著。
“主播”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他們熱情洋溢地向直播間觀眾詳細介紹黎安村富硒大米的各項參數、口感與產品背后的故事,還通過現場試吃、實時互動,為網友呈現更清晰、更真實的直播效果。
這群大學生來自淮南師范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為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該校圍繞“助力鄉村振興 踐行科技為民”主題,組織青年學生們走進鄉村深處,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鼓勵他們用實際行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一進村,大學生們便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們決定帶領村民做直播、制作短視頻,想方設法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千方百計幫助鄉鄰拓寬致富增收渠道。
“這些年,我們一直與優秀校友陳光合作開展富硒水稻研究。”淮南師范學院汪承潤教授說,今年暑期社會實踐,他們除了為農民朋友們帶來富硒水稻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知識科普講座,還首次開展助農直播,從種植和銷售兩方面為農民朋友們提供幫助。
變埋頭苦干為上網吆喝,讓手機成為新農具,將直播變成新農活,用小屏幕打開大市場,使流量變成銷售量,助傳統農民化身新農人。青年們從莘莘學子到助農能手,探索電商銷售新模式,在以實際行動幫助村民增收過程中,不斷貢獻青年大學生的聰明才智。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哇”聲一片,高溫擋不住青年們開展學習調研的決心。直播結束,他們輕裝簡行,深入田間地頭和村民交談,近距離觀察富硒水稻的生長。在得知富硒水稻的經濟效益時,隊員們不禁感慨:“原來這就是我們所學知識在廣袤大地上的累累碩果。”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期間,淮南師范學院生物工程學院還舉行了“科技小院”授牌儀式,學院將與種植基地就農產品提質增效進一步開展深度合作。
青春力量走基層,鄉村振興正當時。
在這場學子與鄉村的“雙向奔赴”中,淮南師范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的青年學生們,實地了解鄉村振興大潮中的農村發展現狀,在直播中賦予青春能量,在實踐中攻克層層難關。他們在基層的廣闊舞臺上大顯身手,在實際行動中感悟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