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通訊員董 超)今年以來,南譙區扎實運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精耕細作上下功夫,千方百計加大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推廣力度,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糧食豐收夯實基礎。
宜機宜耕建“良田”。圍繞宜機宜耕、生態良好、高產穩產目標,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促進耕地質量提升、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升耕地產出水平。全區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2.85萬畝,項目區道路通達度90%以上,灌區及有穩定灌溉水源水田灌溉保證率達80%以上,農田防護面積達95%以上,耕地地力達到5等以上。
示范推廣新“良種”。加快農作物新品種推廣應用,正確引導農民選用優質、高產品種,全面掌握新品種適應性、綜合抗性、產量以及品質等特性,保障糧食生產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示范推廣隆兩優8612等9個品種,主導品種覆蓋率90%以上,新品種畝產最高達到760.8公斤,同比其他品種增加13%以上。
推陳出新強“良機”。引導手機APP辦理農機購置補貼,變“只跑一趟”為“全程線上辦理”,縮短資金兌付時間。今年以來,該區受理和核辦農戶購機補貼申請262份,申請補貼機267臺、補貼金額329.31萬元。全區各類農業機械達19856臺套,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85.3%。
高產高效用“良法”。強化科技賦能,向良法要質量要產能,推廣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技術,做好秸稈還田、深耕深松等示范。全區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100%,每年實施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170萬畝次,建成省級糧食綠色高產高效示范片12個。全區綠色糧食生產基地擴大到10萬畝,每年技術轉化節本增效20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