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寡老人的眼中,她是體貼入微的好女兒;在青少年的眼中,她是和藹可親的知心人;在殘障人的眼中,她是扶危濟困的貼心人;在同事眼中,她是不知疲倦的女漢子……她就是明光嘉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張中蔡。2004年,張中蔡考進明光市女山路社區,一直從事為婦女、兒童、老人、殘障等群體服務的工作,近20年的工作,讓她與這些弱勢群體結下不解之緣。為了更專業、更方便服務群眾,2017年張中蔡發起成立了明光市首個社工機構——明光嘉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多年來,她帶領社工志愿團隊累計開展公益愛心活動2000余場,惠及老人、兒童等困難群體4500余人。張中蔡先后被評為滁州市最美社區工作者、滁州市優秀抗疫志愿者、明光市道德模范。
奉獻愛心 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
節假日原本是放松心情,家人朋友團聚的好時機,但是對張中蔡來講這正是她開展志愿服務的時間段。自2017年創建嘉禾社工服務中心以來,張中蔡幾乎沒和家人度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每逢端午、中秋等節日,張中蔡都會組織志愿者前往敬老院、福利院,開展陪伴孤寡老人和關愛孤棄兒童活動,為他們包粽子、做月餅、表演節目等,給他們送去歡笑帶去快樂。“2019年的時候,我了解到明光市四山村醫院那里還住著22位患有麻風病的老人,平時少有人去探望關懷,日常的娛樂活動幾乎為零,就牽頭組建了一支40多人文藝演出隊,國慶假期乘坐大巴車前往醫院進行文藝義演,當看到老人們那么高興,自己心里覺得像是被快樂填滿了一樣,非常充實。”張中蔡面帶微笑地回憶。此外,張中蔡還長期照顧關心獨居老人王錦美。平時幫老人買米買菜、擦窗掃地;老人生病時送醫拿藥、噓寒問暖,逢年過節給老人送吃送衣、陪老人左右、逗老人開心,直至2022年老人離世。老人生前多次對人說,張中蔡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
放眼未來 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
2019年,在看望福利院兒童期間,張中蔡注意到有個孩子總躲得遠遠的,基本不與他人交流,后通過詢問得知孩子叫小旭(化名),因母親離家出走,父親智力殘疾,最疼愛他的爺爺因病去世,所以才來到福利院生活,學校和生活環境都發生了改變,造成他性情孤僻,學習成績班級倒數。張中蔡就主動與他接觸,混熟后經常和他聊天、做游戲、輔導功課,節假日則帶上小禮物去看望他,或帶其外出旅游、或帶回家讓兒子陪他玩。通過近一年的努力,終于讓小旭日漸開朗,愿意與同齡人一起玩耍嬉戲,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為了幫助更多兒童,給予他們愛和關懷,2019年暑期,張中蔡組織大學生志愿團隊實施了“螢火蟲計劃”,為20名孩子開展功課加油站、傳統手工課、視野拓展園、游學長知識、親子活動日等活動共計30余場,深受孩子和家長好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螢火蟲計劃”被評為滁州市優秀志愿服務項目銅獎、2021年滁州市首屆優秀網絡公益項目。
傳授技藝 助力殘疾人自立自強
小韓(化名)是一名不愿出門的殘疾人,在張中蔡和社區網格員的鼓勵下,小韓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參加了花籃手工編織培訓班,在老師的指導下,他逐漸學會了編織技能。這讓小韓找到了自信,也愿意走出家門,主動和別人交流,融入社區大家庭。在張中蔡看來,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為幫助殘障人士群體就業,張中蔡多次主動對接明光市殘聯,組織開展貧困殘疾青壯年掃盲和技能培訓,為他們自信、自立、自強增能賦力。2022年年初,張中蔡邀請老師,開設花籃手工編織培訓班,為花園社區10余名有志殘疾人士提供公益教學,助力殘疾人創收。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當時忙碌一年的張中蔡正在老家休假。正月初一就趕回明光參加疫情防控,一干就是60多天。疫情防控期間,張中蔡發起成立跑腿志愿服務隊,招募志愿者76名,為居家隔離人員采購生活物品,送貨上門300余次。
張中蔡在平凡的生活和崗位上,奉獻出不平凡的熱情與友愛。也正是這點點的愛與真誠滋潤著很多人的心田,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們心中的希望之路。“別人憂心我揪心,別人安心我放心,別人舒心我開心。幫助他人是情懷,不是工作,更不是負擔!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志愿服務之路,我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張中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