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邦軍 通訊員姚童玲)近年來,南譙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合肥、南京都市圈“雙圈互動、左右逢源”的區位優勢,匯聚各類創新資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建強創新平臺。依托滁州高教科創城,與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10所高校院所合作,建立長光(滁州)高端裝備研究院、南航直升機旋翼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大智谷(滁州)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9家,安大滁州研究院孵化的新能源電池/光伏載具系統研發制造項目正式投產、儲能系統研發中心成功掛牌,安徽科技學院長三角功能農業(食品)研究院獲批省重點實驗室。滁州大學科技園獲批首批省級大學科技園,高教科創城科技企業加速器獲批全市首批加速器。探索“研發在長三角、轉化在南譙”合作模式,累計建立企業“研發飛地”15個,開展異地技術合作12項。
強化創新主體。三年來高新技術企業年均增長35.8%、達112家,規上工業企業14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均增長40.6%,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32.6%,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比上年提升0.27個百分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4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4家。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目標加快技改升級,2023年全區完成技改投資34.1億元,增速達143.3%、居全市第3。新認定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省級綠色工廠2家。全省首單4.31億元碳中和綠色產業園區類CMBS項目成功發行。
強化人才供給。大力實施“滿天星人才計劃”,建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4個長三角“招才引智”工作站,近年來共引進院士及國家級領軍人才29人,眾望科希盟公司吳慰祖院士工作站自主研發的含氟高分子材料打破國外壟斷。全市首次以批量方式發放人才貸,共對4家人才企業發放貸款1600萬元。舉辦高校就業處長“南譙行”活動,同安徽財經大學等12所高校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加強校地合作,2023年實現新增就業10334人,其中大學生約3652人。該區還入選了2023中國年度最佳雇主“校招案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