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2022年以來,定遠縣創新開展一項議事機構、一套觀摩機制、一條特色路徑、一支人才隊伍、一系列組合拳、一個治理體系等“六個一”模式,積極探索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定遠路徑”。
創新一項鄉村振興規劃管理的議事機構。創新建立以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任主任的縣、鄉兩級鄉村振興規劃委員會,統一指導鄉村規劃建設行動。2023年累計召開鄉村振興規委會11次,推進實施項目216個,涉及村莊規劃、鄉鎮鄉村振興產業園用地選址、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規劃等。全縣計劃編制村莊規劃201個,同步推進258個村居分類布局,形成“一體兩翼,多點支撐”新格局。
建立一套鄉村振興“五看五比”觀摩機制。建立完善鄉村振興“五看五比”(看特色產業、比發展支撐力,看改革創新、比思想突破力,看基層黨建、比堡壘戰斗力,看人居環境、比整治提升力,看信訪化解、比干部擔當力)巡回觀摩工作機制,創優現場比實績、一線“賽馬”打法,形成鄉村振興月調度、季“賽馬”機制,全面加快鄉村振興。
走出一條產業振興的特色路徑。依托五大產業行業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業鏈條延伸壯大;圍繞“N”條產業鏈,培育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帶動農戶就近就業增收,形成鄉村“三產”融合發展的特色路徑。2023年創建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2個,新培育“兩品一標”農產品10個,新增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199億元,同比增長26.7%。
培育一支強大的鄉村人才隊伍。在“引”上做文章,通過黨政儲備人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招募等方式,吸納優秀大學畢業生到鄉村從事涉農技術工作,為農業農村發展傾注新鮮血液。在“育”上求突破,積極實施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培養計劃,依托安徽農業大學等農業院校定向培養人才,為鄉村發展提供人才支撐。2023年培育省市產業創新團隊7個,新引進高層次人才108名,累計開展縣鄉村“三農”干部培訓2萬余人次。新增鄉村“五類人才”2124人,新培育鄉村產業帶頭人270名、高素質農民600人。
打出一系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強化常態推進,圍繞“四凈兩規范”“四勤兩參與”,22個鄉鎮每月擂臺比賽,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累計整治自然村莊5159個。強化村民自治,吸納“五老”人員成立“理事會”,完善村規民約,定期開展“美麗庭院”等評選活動。全省首創成立縣級“美麗辦(雨污辦)”,搭建城鄉排水一體化智慧平臺,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以上。建成省級和美鄉村12個、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44個,打造能仁何慕、拂曉丁許、三和上胡等人居環境新樣板,加快“一處美”向“處處美”蛻變。
開辟一個黨建引領信用治村的治理體系。注重載體打造,在張橋鎮、西卅店鎮等15個鄉鎮139個村縱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累計打造“圩美365”“石榴情黨建+”等樣板村黨組織44個。創建積分超市,累計創建示范信用超市22個,營造“積分”就是“積德”的濃厚氛圍,帶動群眾“講誠信、樹新風”。拓展結果運用,引領定遠農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金農·興農貸”特色金融產品,對信用戶實行差異化信貸政策和金融服務,累計提供產業發展、醫療就診、生活消費等專項服務1.15萬人次。(代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