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為全力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我市通過制度化、精細化、科學化等管理手段,不斷完善各項公共基礎設施,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真抓實干改善市容環境,全力提升滁州城市品質和品位。
市容管理制度化。我市認真執行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法規,建立覆蓋中心城區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全力推行“路長”制、“河長”制。機關單位分段包保,大力整治“十亂”行為。市區主街道沿街商鋪、單位全面落實市容環境衛生“門前五包”責任制,形成市容環境“多元共治”管理格局,有效改善城市主次干道管理秩序和市容市貌環境衛生。
市容管理精細化。我市大力改善城市景觀環境,先后建成龍蟠河公園、菱溪湖公園、花博園等多個公園綠地,城區內基本消除裸露地面。截至2022年底,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6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0.34平方米,全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居全省第一。城區主次干道全面實施亮化工程,建城區主干道路和公共場所裝燈率100%。積極推進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建成區公共衛生間設置密度≥4座/每平方公里,主城區形成“10分鐘如廁圈”。
市容管理科學化。城區主次干道、小區、單位院落等處均設置分類垃圾桶,公園廣場設置分類果殼箱,垃圾桶全部上蓋。不斷提高環衛機械化作業率,增加道路清掃、灑水壓塵、垃圾收集清運等機械化作業車輛,非雨天氣主要道路每日灑水不低于6次,次級道路每日灑水不低于3次。著力清理河流垃圾,2022年,常態化清疏龍蟠河、菱溪湖、城西干渠、西南撇洪溝等逾80萬平方米水面。
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無害化。引進皖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面加強垃圾填埋場臨時封場后的日常管理,確保符合國家規范標準要求。2022年,共處理生活垃圾約51萬噸,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始終保持100%,并網發電超1.6億千瓦時。2022年,滁城106公里主干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第二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第三污水處理廠主體完工,我市建成區實際生活污水處理量為11506.2萬噸,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9.82%。
農貿市場管理規范化。建成區新建、改造農貿市場33個,達到《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要求比例100%。堅持常態化農貿市場周邊經營秩序檢查,對自產自銷占道經營現象進行整治,引導進入市場規范經營。每日對食品進行安全檢測并公示,市場內劃行歸市、攤位歸區、坐商歸店、停車歸點、垃圾歸簍,做到菜上臺、肉上架、魚入池、禽入籠。市場內全天候保潔,休市后進行沖洗、消毒、垃圾運轉,定期疏通下水道,確保市場內無異味、無積水、無殘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