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牽動千萬家庭,關乎民生福祉。近年來,瑯琊區瑯琊街道三里亭社區把服務“一老一小”作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點工作,不斷創新舉措、破解難題、打造亮點,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
多方參與,讓“一老”樂享歲月靜好
“社區把能做到的都做到了,我們不僅不會覺得孤單,而且還感到很幸福。”家住三里亭人家的特扶家庭張爺爺和許奶奶都已年過八十,行動不便。為了落實對特扶老人關愛關懷,社區黨員志愿者不定期開展“敲門行動”,陪老人聊天說話,為他們提供打掃衛生、住院報銷跑腿等服務。
“三里亭社區位于滁州市老城區,老齡人占比達總人口20%以上。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現狀,社區探索在黨建統領下的社會參與、多元協同、全員互動、資源共享的服務模式,集中攻堅老人醫、食、護、學、助等需求,讓老人在‘家門口’或‘不出門’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服務。”三里亭社區黨委書記周莉莉介紹道,社區通過提供服務用房,共助共建提供養老服務,引進樂康養老專業服務轄區失能、半失能老人,建立社區專業化的嵌入式養老機構,就近解決社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養老問題,目前護理中心100多張床位長期處于飽和狀態,2023年1月該中心獲評安徽省醫養結合示范項目機構;依托國民養老,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站,組建黨員志愿隊、為老服務隊等,為社區老人提供日間照料、送餐、助浴、上門巡診等居家養老、醫療服務。同時,聯合轄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形成黨建聯建,打造“孝老敬親”黨建服務品牌,拓展社區黨組織服務深度、廣度,提升轄區老年人的滿意度。
除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外,老人還追求高品質的精神生活。為此,三里亭社區創新建設“有聲讀書長廊”,內容涵蓋黨建、歷史、健康等有聲資源,通過一鍵觸摸聆聽模式,為老年群眾提供學習便捷;連續7年開展以關愛老人為主題的“健康行”活動,積極籌建老年舞蹈排練室、紅歌練歌房、老年人文化廣場,提升他們的文化生活品質。
用心呵護,為“一小”撐起愛的藍天
筆者近日在三里亭社區厚德書院內看到,書架上藝術類、少兒類等圖書琳瑯滿目,不少孩子正在聚精會神地閱讀。據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依托現有文化載體,結合轄區文化企業等資源優勢,精心打造“15分鐘閱讀圈”,著力營造全民閱讀的濃厚氛圍。
社區一頭連著學校,一頭連著家庭,是孩子們成長的主要活動場所。隨著時代的發展,社區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方面,三里亭社區也一直不遺余力。
為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三里亭社區全面摸排轄區困境兒童人數,建立數據信息臺賬,準確掌握困境兒童的分布區域、家庭狀況、教育就學等基本信息,通過一對一入戶走訪、集中訪談等方式,初步排查出10余名留守和困難兒童,進行有針對性地集中關愛和“一對一”幫扶。同時爭取20多萬元,建成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為轄區未成年人提供精準、有效的綜合關愛服務。在多年實踐中,打造了“為愛護成長”關注青少年成長特色品牌,為孩子們提供家庭教育指導類、文體類、心理健康服務類等多元化兒童關愛服務。
由于三里亭社區緊靠著瑯琊路小學,轄區還有一所公辦幼兒園,每天一到上下學高峰期,道路擁堵嚴重,極大影響了學生和居民的出行安全。為此,社區志愿者自發組建了一支護苗小分隊,強化校園周邊交通秩序常態化疏導,協助交警對接送學生車輛、過往車輛進行疏導和分流,為孩子們上下學“保駕護航”。此外,三里亭社區還積極加強與學校的聯系,因地因校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主題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轄區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