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3月28日11版)
近日,在天長市金集鎮馬塘村草廟山南坡上一片桃園里,只見黃桃樹旁邊種植了甜玉米、百合和油菜等。
桃園負責人唐玉林介紹,今年春節剛過,他在市農技人員指導下,在桃園里套種了甜玉米,再過2個多月玉米就能采收上市了。“咱這片坡地避風朝陽,氣溫回升快,套種甜玉米時間短、效益高,每畝能增收八九百元,趕得巧的話,一年能套種兩茬,還不影響桃子收成。”
近年來,天長市農業、林業、科技等部門聯動協作,多方鼓勵崗區鎮街利用崗坡旱地發展經果林,并引導種植戶利用經果林地套種糧油、蔬菜等經濟作物。“林下套種經濟作物,既不影響核桃掛果,也增加了糧油等作物產量,一地多用,農戶增收。”天長市鄭集鎮農技站站長陳杏山說。該鎮利用崗區旱地發展薄殼山核桃850畝,今年,在市農業科技中心的幫助指導下,在老山和長安村建立薄殼山核桃樹間套種花生、大豆和油菜示范片210余畝,帶動經果林種植戶發展。
為了更好地幫助種植大戶做好田間管理,該市農業、林業和科技部門印發了《天長市經果林園套種技術指導手冊》。開春后,該市還派出20多名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6個崗區鎮街經果林園套種點開展技術服務指導。截至3月底,天長市經果林園套種面積達到3560畝,主要套種的品種有玉米、花生、大豆、紅心甜薯、油菜、百合等。“由于套種糧油、蔬菜作物不需要另外用地,因此這部分收入是種植戶的純收入,在推廣過程中受到了種植戶的普遍歡迎。”天長市自然資源(林業)局副局長徐峰說。
“下一步,我們將密切配合農業部門,結合各地的自然資源環境特點,大力倡導經果林園發展套種經濟模式,促進經果林增收、糧油增產。”徐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