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通訊員張 宇 劉志強)今年,南譙區積極發揮林長關鍵作用,加快林業特色產業轉型發展,高質量建設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推動林業資源增長、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示范區人均年收入超5萬元。
林長+科技支撐。創新“林長+”部門協作機制,協同林長會議成員單位科技部門,圍繞麻櫟主導產業,先后參與《麻櫟育苗造林技術規程》和《麻櫟炭用林培育技術規程》2個國家行業標準編制。自主創新麻櫟短輪伐期經營技術,將常規用材林50至70年采伐利用周期縮短到5至7年。建設紅琊山麻櫟栓皮櫟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2000畝,年產麻櫟良種1萬公斤,選育良種8個,開展麻櫟炭用林等15項技術應用研究。
林長+多樣經營。建立縣級聯系產業基地、聯系林業企業和基層林長制制度,協調解決經營發展難題,因地制宜建設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初步形成麻櫟炭用林25萬畝、楓樹雪松苗木12萬畝、生態公益林8萬畝、栗茶經果林5萬畝、林下經濟5萬畝等五大類經營目標,為木炭、柞蠶、食用菌、苗木草坪、森林食品和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成為林農增收致富“聚寶盆”。
林長+市場運作。林長帶頭轉換發展思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深化集體林權改革,放活林地經營權,流轉集體林權35萬畝,為示范區建設提供平臺。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成立磨盤山等民營林場7個、豐彩園藝等家庭林場68個、楓業等林業專業合作社146個,實現規模化規范化經營。招商引資龍頭企業,引進美尚園林等龍頭企業13個,培育木炭、人造板、生物發電等主導產業,實現林產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