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資源、無產業、無發展環境的“三無村”,到產業興、村莊美、村民富的“明星村”。南譙區珠龍村以藍莓產業為突破口,讓小藍莓變身“致富果”,2024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10萬元,也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珠龍村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建立“黨小組+網格員+聯戶”治理機制,將優秀黨員聘為黨小組長、網格員、聯戶長,構建起上下貫通的村級治理組織體系,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紅色動力”。他們聚焦支部強組織力、干部強戰斗力、黨員強帶動力、組織強整合力、群眾強凝聚力,讓珠龍村貼上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標簽。
走進珠龍村,曾經的荒山禿嶺如今變身“藍莓園”。沃林藍莓產業基地里,400多畝土地宛如綠色“地毯”,與遠處的秀美村莊、寬闊馬路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畫卷。自2017年以來,珠龍村已成功舉辦七屆藍莓采摘節,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村莊實現從“臟亂差”到“綠富美”的華麗轉身。
為了改變村莊面貌,珠龍村“兩委”聯合鄉賢,采用“村企共建”方式大力發展鄉村經濟。他們圍繞“黨建引領促進鄉村振興”,聚焦“特色產業+旅游+采摘”這條主線,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珠龍村和沃林藍莓種植合作社成立聯合黨支部,開展村企聯建活動,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用來擴大藍莓種植。
珠龍村精心打造“種植+養殖+休閑旅游”發展模式,聚焦稻蝦養殖和藍莓種植,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逐步向水果采摘、旅游觀光、農家樂、農產品深加工等方向延伸。目前,珠龍村稻蝦養殖擴展到800余畝,為企業提供優質綠色無公害的農副產品。此外,10余戶苗木種植大戶種植特色優質苗木,面積2300余畝,解決180多人就業問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