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今年5月份以來,天長市降雨量較常年偏少近七成,庫塘內水嚴重不足,同時受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影響,旱情形勢嚴峻。旱情發生后,該市積極采取措施全力抗旱,最大限度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
強化抗旱組織領導。各級領導深入抗旱一線,多次召開抗旱協調會、調度會、專題緊急會議和市長辦公會,研究解決抗旱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水利部門派出技術人員210余人次,提供抗旱技術指導。8月15日以來,每天組織水利、農業農村、氣象等部門會商。
強化水源科學調度。堅持“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點后一般”的抗旱原則,啟動大中型水庫“控下保上、提外補內”抗旱調度措施,開展補外水入庫、入灌區、入塘壩,保障夏栽夏種和抗旱保苗,確保城鎮供水和農村人畜飲水安全。
強化“以外補內”措施。積極搶提外水,充分利用高郵湖水位穩定有利時機,滿負荷開啟沿河湖泵站,累計搶提外水4.3億立方米。適時啟動向中型水庫灌區補水,架設臨時翻水站翻水,協調省外調水。同時啟用抗旱機井灌溉,將地下水源作為有效補充。
強化居民供水保障。始終把保證城鄉居民供水放在抗大旱工作首要位置,滾動制定龍泉水務、釜山水廠、仁和水廠供水保障方案。同時,加大對原水、出廠水和末梢水的水質檢測頻次,千方百計保障城鄉居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