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0年12月14日 9版)
“美麗章廣,歡迎您”,記者日前來到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鴉窩村村口廣場,一架高炮三面電子廣告屏映入眼簾。“這個廣告牌采用的是三面LED戶外全彩P6顯示屏,是2019年第二批水庫移民后扶項目,項目總投資約78萬元,資金來源于2019年第二批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扶資金,去年12月開工,今年5月建成。目前正和廣告公司接洽,預計今后年收益有20多萬元。”村民絕大多數是移民人口的鴉窩村黨總支書記陳軍告訴記者。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興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水庫,在防洪、發電、灌溉、供水、生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效益,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大中型水庫移民為此作出重大貢獻。為了幫助移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國家先后設立了庫區維護基金、庫區建設基金和庫區后期扶持基金,努力解決水庫移民遺留問題,對保護移民權益、維護庫區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省境內現有大中型水庫128座,其中111座建于1985年以前,功能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發電、航運、供水等綜合利用。”省發展改革委水庫移民安置處處長羅順進介紹,水庫淹沒涉及六安、黃山、安慶、滁州、合肥等12個市48個縣(市、區)。此外,我省大中型水庫移民還涉及三峽水庫、新安江水電站等省外水庫的外遷移民。國家核定我省2006年6月30日以前農村移民現狀人口117.45萬人。截至2020年底,我省已核定的大中型水庫農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為119.18萬人,在所有的市、縣、區均有分布。
我省出臺的《關于加強水庫移民生產扶持項目建設促進移民增收致富的指導性意見》明確提出,逐步加大水庫移民生產扶持力度,幫助庫區和移民安置區調優經濟結構,改進生產經營模式,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生產經營,實現從低層次的初級產品向中高層次、高附加值產品轉變。
“十三五”期間,我省共投入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73.99億元,其中直補到移民個人24.36億元,項目資金49.63億元。年直補移民80萬人,實施移民美麗家園、產業發展和技能培訓等項目16000個,項目實施范圍涉及全省14個市60多個縣(市、區)。全省各有關市、縣、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意見》文件精神和安徽省相關政策規定,穩步推進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后期扶持人口年度復核工作步入常態化管理,直補資金發放較為及時、準確有序。項目實施管理基本規范,項目決策科學民主,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基本完備,資金撥付使用及監管有效,精準扶持推動有力。
“通過‘十三五’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規劃的實施,我省各地移民群眾飲水安全、村內交通、通訊通電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美麗家園建設成效顯著,產業開發穩步推進,移民收入較快提升,生產和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移民村發展機遇和條件逐步增強,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穩定,移民滿意度較高。”羅順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