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縣立足公共文化空間打造,開展文化惠民活動,點亮暑期時光——
森林里的“文化暑托班”
全媒體記者王 瓊
8月16日上午10點,位于南屏山森林公園內的全椒縣美術館中傳來陣陣歡笑聲。非遺臉譜繪制、創意大風車制作、互動故事會三場文化惠民活動同步開啟,七八十名孩子在森林中開啟了奇妙的文化體驗之旅。
非遺臉譜繪制區里,20多雙稚嫩的小手握著畫筆,專注地為臉譜上色。黑色的線條勾勒出人物的輪廓,明艷的紅、黃、藍等顏色在他們的筆下暈染開來,臉譜漸次成型。
“我畫的是張飛!涂色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個涂鴉的小藝術家。”江海小學五年級學生曹天笑舉著作品興奮地說,這是她第一次親手繪制臉譜,感覺特別有意思。
授課老師王丹丹在教學中,不僅傳授臉譜繪制技巧,還融合了臉譜的歷史文化知識,讓孩子們在繪畫中感受“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的歷史故事。“傳統文化不該只停留在書本上或博物館中,而應通過創新的方式讓孩子們知道并真正愛上它。”她說。
一樓大風車制作區同樣熱鬧非凡。畫筆、折紙、竹棍等材料在桌上依次排開,24歲的手工老師吳文麗耐心指導孩子們將奇思妙想付諸實踐,再將畫作折成風車,簡單的材料在創造力加持下變成了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孩子們先在紙上勾勒童話世界,“我畫了長翅膀的小貓,希望它能飛上天!”幼兒園大班的鄧倩倩舉著剛做好的風車雀躍不已。
這是吳文麗第三次來美術館授課,看著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大膽創作,滿眼都是欣慰:“看著他們把天馬行空變成獨一無二,特別有成就感。”
二樓互動講故事區則洋溢著溫馨氛圍。孩子們整齊地坐著,聚精會神地聽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有趣的故事。老師時而邀請小朋友上臺互動,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活動中,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感染著每一個人,家長們也對美術館的活動贊不絕口。“這是我們第四次來參加活動了!”學生家長闞燕笑著說,孩子不僅在活動中提高了動手能力,還結交了新朋友,性格也變得更加開朗自信,“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暑假能有這樣既能放松又能學東西的地方,真是太難得了。”
今年以來,全椒縣美術館始終秉持“藝術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已陸續舉辦閱讀分享、藝術展演、科普教育等各類活動100多場次,參與群眾達4萬多人次。進入暑假后,美術館更是精心策劃了繪畫、手工、書法等一系列興趣課程,讓孩子們在藝術的海洋中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無論是青少年、成年人,還是低齡兒童、殘障人士、外來務工者,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的文化活動。”全椒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沈果介紹,美術館以公共文化空間的精心打造為基礎,深挖本土文化資源,結合新時代群眾需求,推出全椒文化記憶、非遺元素等體驗互動項目,實現“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常態化服務。從關注“活動數量夠不夠”到“服務質量好不好”、從“建設場館空間”到“優質服務供給”,逐步構建覆蓋全齡層、多場景的文化服務體系,讓藝術真正走進群眾生活,成為點亮城市文化生活的新地標。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