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本網獨家 > 正文

拓展高校“朋友圈” 澎湃發展“大能量”

——我市匯聚高校力量助力現代化新滁州建設綜述

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三、全國百強;2024年GDP突破4000億元大關,由2012年的全國第185位躍升至第85位……

勢頭強勁、動能澎湃的“安徽第三城”何以上演“黑馬”傳奇?創新的動能不可或缺。

創新何來?主動對接平臺聚集、資源富集、人才云集的高校,互融互促中,實現雙向奔赴,更好賦能地方高質量發展,自不必言。

作為合肥、南京都市圈的“雙圈城市”,滁州坐擁襟江帶淮、左右逢源的區位優勢,卻也面臨科教資源相對匱乏的發展短板。跳出滁州謀創新,滁州堅持立足發展之需、產業之盼、未來之謀,搭平臺、建機制、暢渠道,讓滁州高校“朋友圈”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高校“朋友”與滁州發展同頻共振、深度融合,雙向奔赴、雙向成就。

推動雙向奔赴,引進更多發展“合伙人”

南譙超越環保與中國科大等高校院所共同承擔安徽省科技廳“揭榜掛帥”專項“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全元素綜合利用技術與示范”項目。

來安金禾實業與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王光祖合作“綠色食品添加劑及香精香料產品連續化工藝開發項目”。

……

區域創新發展,校地深度融合是關鍵密碼。滁州深諳此道,縱深推進與高校“人才強市合伙人”建設,通過成果共享、人才共育、平臺共建等方式,在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產才融合等方面持續深化校地合作。

有效推動優質科技成果落地滁州、各類人才向滁州集聚,關鍵是要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協同共進。

依托“滿天星人才計劃”,我市大力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先后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大等高校簽訂人才合作協議,累計與南信大、南工大等37家高校建立“人才強市合伙人”關系,與南京大學、長三角清華研究院等430所大學大院大所建立緊密合作關系。與中國科大、合肥工業大學分別共建“科大硅谷”“工大智谷”。先后引進中國科大、上交大等高校的50余名博士等人才,到八大產業鏈專班和相關縣(區)掛職。

全市人才總量突破90萬,去年首次入圍“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連續3年成為全省人才凈流入城市之一,連續3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

在政校雙方有力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滁州企業積極對接高校院所資源,著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高校人才集聚滁州,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釋放創新創業動能。

立足在滁高校,力促建設發展“更上層樓”

在城市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高校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用日益凸顯。

安徽科技學院、滁州學院、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這些院校孕育于滁州、扎根于滁州、反哺于滁州,是滁州獨有的人才“富礦”,為滁州加快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基礎。

借力外地高校資源的同時,更要高效利用好本地高校資源,推動本地高校建設發展“更上層樓”。

于滁州學院等在滁院校設立先進光伏與新型儲能現代產業學院、先進光伏現代產業學院、電子商務產業學院、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學院等,在滁州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光伏工程技術專業……

讓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隨著全市主導產業“鏈上學院”不斷擴容、補強,我市正緊扣滁州“8+3”產業鏈,推動校地“優勢互補、發展互促”,構建“高校突破前沿技術—地方承接產業轉化”的協同鏈條,打造雙向賦能的創新生態。

城市是高校成長的后盾,為高校發展提供了滋養的沃土。越過“3000億”,攀升“4000億”,隨著滁州城市發展能級不斷躍升,在滁高校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市委、市政府將安徽科技學院發展納入《滁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滁州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等重要文件,明確支持其建設為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并出臺了支持安徽科技學院更名大學6項舉措。

與此同時,我市還積極支持滁州學院申報創建大學,市政府與滁州學院簽訂應用型高峰培育學科合作共建協議,支持滁州學院建設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2個省級高峰培育學科。2022至2024年,累計投入300萬元支持滁州學院建設省級半導體與智能傳感產業共性技術研究中心。

近5年來,滁州企事業單位與滁州學院共簽訂產學研項目755項,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200多項。

堅持問需于企,下好高質量發展“先手棋”

“技術卡脖子,市場等不起。”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這是共同的發展焦慮。

難題怎么破?滁州走出了有特色的探索。

對于位于來安縣的安徽立光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來說,“科技副總”的到來,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

來自東南大學的張友法博士擔任企業“科技副總”。他推動企業與東南大學共建研究生實踐基地,帶領團隊突破技術瓶頸,成功實現在0.1毫米的鍍膜玻璃上進行高精度拋光,填補了國內這一細分領域的空白。

“我們與南譙區攜手,聚焦區域戰略需求和支柱產業發展,持續推動國內外優秀科技成果在南譙區落地轉化,已有5個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副院長王福周介紹,該院先后與華瑞微電子、雄亞塑膠、華源塑業等重點企業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搭建“車規級碳化硅、氮化鎵芯片”聯合研發中心、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等研發平臺3個,大幅縮短企業研發周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不限于“科技副總”模式,我市緊緊圍繞企業發展所需,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為高校院所科技人員到企業創新創業,拓展渠道,搭建平臺,強化保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全市各地根據企業崗位設置和人才需求,從中國科大、南工大等高校遴選35名專家教授擔任園區科技型企業“科技副總”,聘期不少于2年,每年在企業累計工作或提供服務時間不少于3個月,根據業績實效給予報酬或績效獎勵,從園區重點企業遴選98名高層次人才擔任在滁高校“產業教授”。

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做到產中有學有研、學和研中有產,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全市上下正通過多形式對接高校創新資源、人才團隊,全力吸引高校科研資源與滁州產業場景深度對接,奮力構建“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產業壯大”的可持續發展鏈條。

責任編輯:yangl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人妻被按摩师玩弄到潮喷| 阿v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视频一区|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91香蕉污视频| 在线免费小视频|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最好看的2019中文无字幕| 亚洲美女综合网|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乱子伦农村xxxx视频| 欧美黄色第一页| 国产孕妇孕交大片孕| 97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全彩无翼口工漫画大全3d| 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赢消| avtt香蕉久久| 成人免费的性色视频|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999|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纸画皮电影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5555在线播放免费播放| 天天摸天天舔天天操| 东北老妇露脸xxxxx| 日本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网站| 色哟哟最新在线观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