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定遠縣緊密圍繞新時代黨員教育的新任務與新要求,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通過持續深耕內容體系、精心構建資源矩陣、不斷創新教學形式等三項舉措,有效激活黨員教育新動能。
該縣緊貼“政治性+實用性+時代性”原則,構建起分層分類的內容供給鏈,打通黨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鑄魂工程筑牢根基。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列為必修課,連續六年舉辦“微黨課”大賽,累計170余堂優秀黨課深入基層一線廣泛傳播,有力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賦能工程提升本領。開設“鄉村振興實景課堂”,在22個鄉鎮設立“田間教學點”,推出“黨建+電商”“黨建+矛盾調解”等實用課程;針對流動黨員設置“誠信經營崗”“技術傳幫帶”實踐模塊,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目標。新風工程樹立標桿。通過“好人公園”“最美奮斗者”長廊及村級“好人榜”弘揚新風正氣,攝制18部黨員教育片,使陳賢、嚴明友、趙靖等本土典型從“墻上的榜樣”轉變為“身邊的向導”。
該縣立足“陣地+師資+平臺”建設,打造全域覆蓋教育生態系統。陣地網絡“全域貫通”。構建“1+22+N”教育矩陣,設流動教學點,串聯紅色地標,形成“30分鐘紅色教育圈”。師資隊伍“多元共融”。實施“先鋒講師”培育工程,組建由黨校教師、先進典型、科技能人、基層黨組織書記等構成的60人先鋒講師庫,推出“定制化課程包”,實現融合教學。媒體平臺“智聯共享”。依托“先鋒定遠”微信等載體,報道黨建典型做法,實現“指尖一點,學習無限”。
此外,該縣創新教學形式,以“場景開維、研討啟智、實踐驗效”為理念,推動黨員教育知行合一。場景式教學。在紅色基地開設“沉浸式課堂”,通過“重走革命路”“板凳微黨課”等多樣化形式,讓歷史“活”起來、黨性“強”起來。互動式研討。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圍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熱點問題展開研討,累計形成對策建議110條,成功轉化實踐項目16個。實踐式練兵。結合農村黨員冬訓春訓,開展“技能比拼”,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書記的綜合素質和帶富能力,成功培育“田秀才”“電商達人”等本土人才60余名,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吳曉璐)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