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5年夏糧產量數據。安徽夏糧總產352.4億斤,居全國第3位,較上年增加0.5億斤;播種面積4332.6萬畝,居全國第3位,較上年增加17.5萬畝;單產406.7公斤/畝,居全國第7位。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夏糧總產量2994.8億斤,比2024年減少3.1億斤,下降0.1%;全國夏糧播種面積39867.6萬畝,比2024年減少52.0萬畝,下降0.1%;全國夏糧單位面積產量375.6公斤/畝,比2024年增加0.1公斤/畝,基本持平。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緊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國夏糧實現穩產豐收。
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安徽省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聚焦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優鏈、優農“四良兩優”多點發力,高水平建設江淮糧倉,千方百計抓夏糧保豐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斷作出安徽貢獻。去年秋種時期,安徽省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優化種植結構,做好種子、農資等準備,確保種足種滿,大力推進優質專用小麥單一品種整建制規?;N植,全省優質專用小麥面積占比保持在80%以上。
在今年小麥生長的關鍵時節,安徽省把小麥赤霉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作為糧食穩產保供的 關鍵戰役 ,構建“ 黨政同責、科技賦能、群防群控”防控體系,建立“ 事前謀劃部署、事中全程監管、事后效果評價” 閉環機制,落實“ 準、優、統、管” 四字方針,抓好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堅決打贏小麥赤霉病防控戰。
5月下旬,安徽省小麥搶收工作全面開啟。今年安徽省夏收進度快、機具足、質量高,累計投入大型高性能聯合收割機16萬臺,設立農機跨區作業接待站260個。各地在麥收前就全面檢修機械、全員培訓機手,全省小麥平均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記者 許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