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本網獨家 > 正文

春潮涌動萬象新

——我市2024年“雙招雙引”工作打出新攻勢、取得新成效

冬去春來,萬物起始。

回眸來路,2024年,我市“雙招雙引”工作交出了一份提氣的成績單:

全市億元以上項目新簽約442個、新開工427個、新竣工310個、新投產334個;列入省重點投資計劃項目185個、總投資3755億元,均居全省第二;參加省四批開工動員項目171個、總投資155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93億元,均居全省第三;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437.8億元,位列全省前三。全市新引進院士、國家級領軍人才、博士等高層次人才663人;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4.1萬人;新入選國家級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數均居全省第二;連續三年位列全省人口凈流入三個城市之一,連續三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首次入圍“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

2024年以來,我市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持續打出“雙招雙引”強大攻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項”上發力活力涌

2024年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召開高規格、大規模的“新春第一會”,動員全市上下加壓奮進、爭先創優,吹響新一輪“雙招雙引”的沖鋒號角。

招商引資,引進的是眼下的投資,促進的是明天的發展,培育的是未來的實力。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如何提檔升級、爬坡過坎?面對這一大考,我市堅持以上率下,把招商引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和重要引擎,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新質生產力培育,壓茬推進招商引資季度攻勢,創新開展縣市區、園區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專場活動,不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優勢。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在推進“雙招雙引”中,我市始終堅持“頂格戰法”。市級領導既當“指揮員”又做“戰斗員”、親做招商“敲門磚”。過去一年,市領導共外出招商120余次、拜訪企業300余家;各縣(市、區)和市直兩個園區主要負責同志外出招商1000余天,接洽項目近千個。

多年來,這種自上而下的推動力,為招商引資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來自各地的企業家對此深有體會,也加速了一個個項目在滁簽約落地、多點開花。

招商引資,是一個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更是發展的后勁所在。在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招商引資如何實現從“量變”到“質變”?我市招商人心中有“譜”——

聚焦鏈主企業、關鍵環節企業、綜合型區域型功能型總部等,制定招商方案,完善招商圖譜,建立儲備項目庫,按圖索驥、靶向開展“鏈式”招商,攻堅落地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激發釋放產業鏈龍頭項目“磁石效應”。

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發揮省際合作園區平臺優勢,努力與長三角區域、合肥和南京都市圈形成產業配套,著力集成創新,推動招商模式迭代升級,打出一套務實有效的招商“組合拳”,加快企業與滁州的“雙向奔赴”。

聚焦“8+3”新興產業鏈,瞄準“高精尖”、緊盯“專新特”,推動各產業鏈招引落地一批“壓艙石”“風向標”項目,加快形成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的產業新格局。2024年,全市新引進制造業項目占項目總數的93.0%,其中光伏、半導體等八大產業鏈項目占項目總數的77.8%;新引進戰新、專精特新等高質量項目占比71.2%。

“走出去”招大引強,“請進來”共謀發展,招商引資被視為一種特殊的市場營銷。市場瞬息萬變,“打法”也要順勢而為、應勢而謀。

年中,面對招商政策調整,我市快速謀劃應對措施,陸續出臺總部型經濟、服務型經濟等支持政策,摸排策劃了50余個優質創新應用場景,推動成立園區運營公司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市縣國有平臺加緊設立10支產業投資基金,全力以赴下好“先手棋”,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

“智匯”滁州“滿天星”

2024年12月14日,2024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結果公布,滁州連續第3年榮獲“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稱號。

回望過去一年,全市新引進院士、國家級領軍人才、博士等高層次人才663人,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4.1萬人,幫助企業招工引才12.6萬人次,全市人才總量突破90萬人,首次入圍“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躋身2024年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百強榜第71位。

如今,“到滁州去”已然成為一種現象和趨勢,天下英才匯聚亭城的生動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伴隨傳統產業升級、重大項目提速、新興產業發展,現在的滁州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求賢若渴、唯才是舉。

2024年以來,我市全面落實“人才興皖”工程部署,大力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連續四年謀劃實施招才引智“十大舉措”。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領銜督辦“加快建設英才薈萃的人才強市”1號提案、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召開高層次人才早餐會。市“四套班子”齊心協力,帶頭開展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三送三問三幫扶”活動,赴各地開展人才招引超百次,充分展現“千年亭城 醉美滁州”的引才誠意。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我市不斷拓寬引才渠道,擴大引才半徑,著力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現代化新滁州建設事業中來。

對標長三角先發地區,我市常態化開展人才政策立改廢釋,先后出臺高層次人才25條、大學生和高技能人才“六免六補六優化”18條政策等,構建較為完善的“1+N”人才政策體系。

緊扣“8+3”產業鏈,分產業鏈制定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緊盯行業頂尖人才、高校專業人才、產業急需人才,實施“揭榜掛帥”“四海招賢”引才,攻破“卡脖子”難題83個,引進海外人才213人。

深挖長三角先發地區科教人才資源,主動融入G60、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接續舉辦“星耀滁州”“人才安徽行”“人才滁州行”系列人才活動200余場,院士助滁活動近50場,吸引境內外400多個人才團隊來滁合作。

靶向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160余次。成功舉辦安徽“雙創匯”走進滁州系列活動6場,簽約項目21個,簽約資金4380萬元,發布技術需求123項,科技成果106項。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發展之基、轉型之要、競爭之本。如何讓“英雄有用武之地”,讓人才專心干事創業?我市不斷厚植高水平人才成長的沃土,讓人才在滁州,事業有平臺、成長有環境、創業有機遇。

——打造高水平校地合作平臺。先后與清華大學、南航等簽訂人才合作協議,累計與吉大、南農等38所高校、協會建立“人才強市合伙人關系”,共建“工大智谷”、南信大天長研究院、南農大滁州科教創新園等平臺;推動在滁高校、職校建立產業鏈學院4個,新增綠色儲能、光伏電池標準與監測等產業鏈專業27個。

——打造高質量開放合作平臺。與上海徐匯、楊浦、松江三區共同掛牌星耀長三角(上海虹橋)人才會客廳,支持企業在長三角設立研發飛地20多個,入駐博士等高層次人才300多人。實施干部掛職鍛煉“雙百”計劃,2024年選送140名干部、157名專技人才赴先發地區實踐鍛煉。引進中國科大、上海交大、國開行等高校、金融機構19名博士等到八大產業鏈和相關縣(區)掛職。

——打造高能級科創研發平臺。強化校企合作,開展“校企雙聘”,從中科大、南工大等大學遴選35名專家教授擔任企業“科技副總”,從重點產業龍頭企業遴選98名高層次人才擔任在滁高校“產業教授”。加快企業創新平臺建設,2024年新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創歷史新高。

營商環境“亭滿意”

2021年10月28日,華睿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項目正式簽約落戶中新蘇滁高新區。如今,該公司已發展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β-丙氨酸生產基地。“落戶中新蘇滁高新區后,園區不斷優化流程,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開工、投產。”回想起園區全心全意為企業發展服務的體驗,公司總經理劉紅勇仍記憶猶新。

營商環境作為一個地方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已成為難以復制的競爭力和顯性生產力。

我市深諳營商環境的優劣決定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近年來,堅持把創優營商環境作為“雙招雙引”的“強磁場”、釋放活力的“穩定器”,對標省外先進、省內一流,動員全市上下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高水平對接、高效率承接、高質量融入,不斷提升“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建設,著力在區域競爭中贏得更多優勢和主動,力求以“營商”之變實現“商贏”。

去年7月5日,我市于全省率先開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后上線的“企業綜合服務專區”,在市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運行。該專區旨在通過集成前端服務,打造高效、協同的增值化改革中臺樞紐,推動全市營商環境由“便捷服務”向“增值服務”迭代升級。

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路徑中,增值服務是新賽道。202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制定《滁州市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總體方案》,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企業綜合服務專區,統籌15個涉企服務部門進駐。同時,搭建線上“亭好辦”企業綜合服務平臺,集成金融服務平臺、數字人才平臺等現有各類涉企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上線“開辦餐飲店一件事”等25個“高效辦成一件事”,累計辦理4.2萬件,平均總跑動次數減少94%,辦理總時限壓縮69%,提交材料減少60%,行政效能提升50%以上。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政策舉措落地見效是關鍵。我市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產業發展全鏈條,針對企業高頻需求,收集涉企服務事項和增值服務事項清單,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則,首批發布涉企服務事項76條。截至目前,共辦理各類人才分類認定、獎補政策申報、企業信用修復等涉企服務事項2841件。率先完成惠企政策資金“四網融合”,在“皖企通”平臺上線“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服務558項,劃分減稅降費等18類服務主題,在線兌付獎補資金7.9億元,惠及企業2068家。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對人才的態度,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溫度,更彰顯城市發展的高度。我市始終信奉好的環境是留住人才的關鍵,持續優化“亭滿意”親商敬才環境,傾情辦好人才高度關注的“關鍵小事”,努力營造近悅遠來的養人生態。

我市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人才服務專窗、開設服務專線,整合市直部門50多項服務事項,設立企業“首席服務員”“助創專員”,推行“一站式”服務,開發數字人才服務平臺,實現人才服務和人才政策“一窗通辦、一卡通享、一網通兌”,讓各類人才在滁州安心創業、舒心生活。截至目前,我市共發放“亭城英才卡”5251張、授信超20億元。同時,依托數字人才平臺深化人才政策兌現“四即四享”改革,自2023年10月改革以來,累計兌現獎補1000余筆共9400余萬元。

貸款融資、住房保障等事項與人才生活密切相關,備受關注。我市強化人才金融助創,優化“天使投”“人才貸”“人才擔”,為46家人才企業發放“人才貸”2.16億元,給予11個人才團隊股權投資8800萬元,累計共有45個團隊獲批天使投資基金立項扶持,扶持資金超過2億元。

為讓青年和城市“同頻共振”,我市發揮主城區優勢,在全省首創打造“滿天星”人才街區,建設“1+4”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布局“滿天星”青年人才驛站,為來滁求職創業的青年人才免費提供短期住宿。持續開發拓展“人才滁州行·四色創游線”,讓人才樂游滁州、樂創滁州。

責任編輯:楊璐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你的腿再打开一点就能吃到了| 香港国产特级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秋霞免费手机理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 老师在办公室疯狂的肉我|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 日本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男女男精品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在线观看免费大黄网站| 三根一起会坏掉的好痛免费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中文|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五月婷婷婷婷婷| 欧美性xxxxx极品人妖|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美女扒开裤子让男人桶视频 |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中文字幕第30页|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