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
“你向我證明”變“我為你證明”
日前,滁州優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玉東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市場監督管理窗口辦理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經營地址變更事宜,由于出門匆忙,證件和材料未帶齊,本以為要白跑一趟,可行政審批部門的工作人員卻“爽快”地說“無證”也能辦,通過打通數據交換通道,有效解決了群眾和企業辦事過程中遇到的“證明多、辦事難”等問題,大大縮短辦理時限,提高為企服務效率。“一趟下來就能拿到新的經營許可證,真是太省心了!”李玉東高興地說。
為了一紙證明,居民和企業常需備齊繁多材料,往返多次,耗時費力。這些證明關乎居民日常與企業運營,能否精簡不必要的證明,或簡化開具流程,考驗著城市治理的決心和智慧。“我市積極拓展‘無證明’服務領域,在推進高頻事項‘無證明’辦理方面進行有益探索,通過全程辦理‘零材料’,精準服務‘零距離’,企業辦事‘零負擔’,群眾辦事‘零等待’,有效破解企業群眾辦事證明材料多、開具難、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滁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副局長許福華介紹,截至目前,全市99.8%個人事項和99.6%行政許可事項全程網辦,不動產登記、還清房貸等22個“一件事”實現“最多跑一次”。
記者了解,為積極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滁州率先完成全省一體化數據基礎平臺滁州市級節點建設,納管全市122家單位385個政務信息化系統256億條結構化數據,為30個部門提供數據交換服務416億條次。制作915類2800余萬本電子證照,實現147類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涉及23類證照免提交。在全省首推“還清房貸一件事”,實現辦理全流程填報信息事項由“56”到“0”的突破。建成數據直達基層系統,申請國家、省級接口1000余個,全市政務服務事項辦事環節、提交材料、辦理時限分別減少10%、22%、34%,148個事項“跨省通辦”。印發五批“全省通辦”系統統一收件事項清單,涉及12家單位224個服務事項,打破“二次錄入”困局,實現“全環節、一個人、一次辦”。
近日,安徽萬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突然收到一筆備注著“大數據企業獎補”的10萬元資金。無需申請、無需跑腿,獎補資金自動到賬,企業足不出戶,也不用提交申報信息,就可以享受到惠企政策。“看了資金備注提示,才明白這筆錢是通過‘免審即享’平臺發放補貼,對企業來說,真是意外之喜。”該公司會計主管趙靜高興地說。
在為企服務上,我市加強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企業服務專區、涉企服務窗口建設,統一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幫辦、代辦服務1.1萬件。率先完成惠企政策資金“四網融合”,在“皖企通”平臺上線“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服務572項,劃分減稅降費等18類服務主題,在線兌付獎補資金7.98億元,惠及企業2126家。在為群眾服務上,大力推行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等方式,常態化開展365天“不打烊”服務,截至目前,全市節假日辦件量已達14萬件,解答群眾咨詢7.6萬件。同時,在全市各級服務中心設立126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共協調解決企業群眾反映問題1171件,咨詢1029件,滿意率100%。
“‘無證明’不是不證明,而是通過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以‘政府查證’代替‘群眾自證’。”許福華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梳理一批高頻、面廣、企業群眾反映問題多的事項,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信息共享等創新手段,構建高效運行的政務服務體系,線上線下融合并行服務,多途徑滿足企業和群眾的多樣化辦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