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融資是企業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上市培育是各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2024年1月11日,合肥雪祺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安徽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176家。
“活躍資本市場”是穩實體、穩預期的一大關鍵著力點。
安徽將資本市場建設作為加快科技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去年新增14家A股上市公司、10家過會企業、1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均居全國前七,IPO融資額239.25億元,同比增長100%。
新的一年,面對始終充滿變化的資本市場,安徽如何持續凝聚共識、匯聚合力,善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構建“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為穩實體、穩增長注入新的動能?
多項指標 全國靠前
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開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暨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
會上,通報表揚2023年度安徽省100家優秀民營企業、安徽省10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在這份“雙百”獲獎名單中,安徽23家上市公司、17位上市公司負責人分別入選。
在比學趕超的過程中,安徽向資本市場進擊的澎湃動能噴涌而出。
“安徽發展好,民營經濟才會好。民營經濟好,安徽會更好。”
民營經濟如何高質量發展?
上市公司要“做頭雁、爭先鋒”。
回首2023年,5月5日,伴隨著清脆的鑼聲響起,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募集資金(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后)114.55億元,居科創板上市公司融資規模第3位,創出安徽省有史以來IPO項目首發融資規模歷史新高。
借著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東風,過去一年,一批像晶合集成一樣的科創企業搭上了資本助力的“快車”。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安徽境內上市公司175家,在全國排第7位;科創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國第6位,創安徽資本市場建設30多年來最好成績。
細看時間軸,從1993年美菱電器(現更名為長虹美菱)登陸深交所到2009年,16年間安徽只有57家上市公司。
但從2010年開始,安徽上市公司進入井噴期,2011年安徽A股上市公司達到76家,此后不到8年的時間里,安徽共“出產”46家上市公司。
此后,安徽上市公司數量從突破100家到突破150家,用時不到4年。
整個2023年,安徽新增14家A股上市公司、10家過會企業、1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均居全國前七;IPO融資額239.25億元,同比增長100%,創歷史新高。
新年伊始,雪祺電氣登陸深交所主板,安徽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176家。
始于技術 成于資本
安徽在資本市場何以跑出“加速度”?
資本潮涌江淮,這與安徽的產業結構有很大關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安徽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產業產值正加速邁向萬億元大關,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全省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六成,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量子科技、先進核能、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搶灘布局,初顯集聚效應。一批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正加快孕育。
有業內人士認為,科技創新“始于技術,成于資本”。
安徽今年首家上市公司——合肥雪祺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一路“通關”,成功登陸深交所,與企業創新發展息息相關,也離不開投資基金的支持。
早在2021年10月,省投資集團旗下高新投公司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就投資了雪祺電氣。而整個2023年,安徽高新投持續發揮政府引導基金優勢,以資本賦能加快引導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陸續助力埃科光電、芯動聯科、維天運通等9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提及政府引導基金,就不得不說安徽正著力構建的“基金叢林”。其中,面向投早投小投科技領域專設4只天使母基金,并配套設立十大新興產業主題基金,共同助力安徽科技創新策源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地建設。
近年來,安徽新增上市公司中近三分之二有政府產業基金背景。
資本也在“反向”輸血。
在資本賦能下,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在安徽加快聚合,資本市場生態不斷完善,多元資本生態圈加速構建,一批科創型企業成功上市。
在科創板,24家具備“硬科技”、創新性、高成長屬性的皖企獲得資本“活水”,進而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創新是最亮的底色。從176家A股上市公司行業結構分析,同樣可見一斑——戰略性新興產業貢獻51%、高新技術企業占比74%、專精特新企業占比46%。
市場有效 政府有為
皖企資本市場“加速跑”,還有一個重要外因——營商環境。
近年來,安徽多措并舉推動資本市場重大戰略部署在皖落地,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搶抓全面注冊制機遇。
從出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服務“三地一區”建設行動方案》,到組建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從深入開展萬家企業資本市場業務培訓,到建立服務資本市場培訓“四庫兩平臺”;從與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到“雙招雙引”對接一大批金融人才、資本“組團”來安徽洽談投融資合作……
安徽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不動搖,大力推動“科創+產業”發展,加快做大做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安徽板塊。
為推動科技創新企業上市掛牌,安徽從省內各地市報送的1280余家企業中,優選出120家科技創新屬性較強、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較高、申報板塊較為明確的企業,形成“科創100”專項行動企業名單并對其進行重點培育,有力充實安徽上市后備資源。
為深度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安徽舉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長三角資本市場要素對接會,構建資本要素與產業對接常態化機制,全省各地市全面參與;在上海創新設立轄區上市公司“徽客廳”,為安徽上市公司在滬對接頭部金融機構、優質科研院所、行業創新人才,提供資源支撐和發展動能……
潤物細無聲。2月2日,北交所官網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2024年第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安徽中草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過會。
新的一年,安徽也將加大力度支持優質企業上市,突出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輔導,壯大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把創優營商環境與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推行極簡審批、極優服務,建立分層分類的常態化走訪機制,清單化、閉環式解決企業訴求,著力提振信心、改善預期、增強動能,充分激發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新上市企業數量與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活力密切相關,而正在全力構建良好的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的安徽,一定會有更多的優質企業加快登陸資本市場。(記者 何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