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作為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保障制度與人民生命健康、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經濟社會穩定緊密相關。
民生考場上,人民是考官。5年前,我市掛牌成立滁州市醫療保障局,5年來,全市醫療保障事業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答卷——
4個年度被省政府列為醫保政策督查激勵地區,連續4年在全省醫保年度考核中位列前三,多次在全國、全省醫保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推進全民參保,5年來,醫保參保率均超99%,職工醫保增加21.6萬人,增幅47.6%,位居全省前列;勇挑重擔,積極爭取承擔4項國家試點,獲全省DRG支付改革示范城市,打造“亭滿意”服務示范品牌獲全國優秀案例;保障基金安全,5年來,醫?;鹉昴暧薪Y余,共增加節余27.35億元,增幅61.75%;精心組織集采,共有8批498種藥品落地惠民,按照約定采購量測算,節約采購金額超3億元……
踐行“為民宗旨”,守了初心
讓老百姓看病不再難、不再貴,全方位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深化醫療保障改革的終極目標。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滁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試行)》《滁州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施辦法(試行)》《滁州市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試行)》,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體系。
目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為87.12%,城鄉居民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為71.9%,均超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大病保險合規費用報銷比例為60%以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合規醫療費用救助比例為75%以上。穩定實現救助對象納入基本醫保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推進職工醫保門診統籌改革,受益達55.24萬人次,基金支出11580.74萬元。提升慢性病保障水平,慢性病由36種擴增至76種,城鄉居民Ⅰ類慢性病年度報銷封頂線由5000元調整至18000元。
醫?;鹗侨罕姷?ldquo;看病錢”“救命錢”,關系到百姓切身利益。
市政府成立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工作領導組織,形成維護基金安全工作合力,每年舉行維護基金安全集中宣傳月活動,及時發布典型案例,積極發揮智能監控作用,聯合財政部門印發欺詐騙保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聯合公安、衛健、市場監管部門印發違法違規案件移送工作相關通知。深入開展自查自糾、異地交叉檢查、專項治理等活動,嚴厲查處定點醫藥機構各類醫保違法違規行為,5年來,共追回醫保資金2.59億元。
辦好“利民實事”,聚了人心
民為邦本,政在養民。我市始終以人民健康需求為著力點,切實讓好待遇、好政策惠及更多參保群眾。
聚力打造“亭滿意”醫保服務品牌,出臺《滁州市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對28個辦件事項進行流程公示,推行窗口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型,審批報銷壓縮為20個工作日,比全省要求少10個工作日。
5年來,累計受理醫保經辦件180萬余件,即辦件120萬件,涉企60萬件,成功受理企業網上辦件量達167.7萬件,辦結率達100%。
打造“一刻鐘醫保服務圈”,更好便民利民,建成基層經辦點1113個,優化服務,爭創省級示范點20個,總量居全省第一,實現19項業務點上辦。擴展增值服務,推行365天服務不打烊,開展上門服務、郵寄服務、延時服務分別為336次、6132次、3668次。推行省內異地自行外出就醫直接結算“免備案”,省內門診慢特病待遇資格互認,10種慢性病“免申即享”,7項事務“同城通辦”。
我市以實打實的舉措推進醫保民生福祉落實落細,讓人民群眾真正在醫保政策中受益。
積極搶抓國家、省級藥品耗材集采工作機遇,跟蹤督促提升藥品耗材帶量采購使用效率,扎實推進國家集采藥品耗材結果落地,確保集采紅利惠民到位。5年來,共8批次498種國家集采藥品在我市落地惠民,中選藥品平均降幅達51%,按照約定采購量測算,節約采購金額超3億元。
落地國家、省組織醫用耗材采購29個批次,涵蓋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8種高值醫用耗材,平均降價超80%。印發《滁州市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暫行管理辦法》,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國家集采藥品結余留用資金考核,分配全市1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結余留用資金942.08萬元。
深化“便民服務”,暖了民心
讓醫保服務創新與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真正做到“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我市聚焦智慧醫保,在數字賦能提速增檔。
打通醫保“通用語言”。建成醫保信息平臺。率先上線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已覆蓋全市近1650家定點醫藥機構,完成實時結算332.8萬人次。
擴展醫保多維應用。實現就醫購藥“碼上辦”。目前,滁州市醫保電子憑證激活人數316.1萬人。就醫繳費“掌上辦”,全市120家醫療機構開通醫保移動支付服務。慢性病申請“網上辦”,目前我市線上申報已認定13330人。醫保轉移“線上辦”,實現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業務網上通辦,全市已受理8162余件,網上辦結率100%。
為解決困擾群眾的異地就醫結算問題,我市按期完成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市任務,率先實現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全市共有112家醫療機構接入國家異地就醫平臺,提前實現縣級跨省聯網全覆蓋。
5年來,城鄉居民異地就醫96.8萬人,城鎮職工異地就醫81.9萬人;有效破解群眾異地就醫“墊資”和“跑腿”難題。2023年5個慢特病跨省異地直接結算全線開通。設立醫院備案、網上備案等多途徑備案模式,方便患者異地就醫,減少奔波之苦。
以人民為中心,持續推動醫療保障政策落地見效、惠民便民,不斷滿足人民對醫療保障的期待,讓“醫保溫度”更暖人心。
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鄉村、進“兩定”機構、進校園,我市還深入實施醫保政策“五進”行動,積極發揮鄉鎮醫保管理員和村醫保信息員作用,講解點對點、宣傳面對面,讓惠民醫保政策深入人心。
更多的醫保服務送到了百姓“家門口”,更多的醫保事項被集中到了百姓“指尖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人民群眾醫保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