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羅曉宇)2月7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重點任務,明確到2027年,我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成效。到2035年,與基本建成現代化美好安徽同步,基本建成健康安徽目標。其中,優質醫療資源持續擴容增效,省域內住院率達到94%以上;省內公立醫院發展與滬蘇浙差距進一步縮小,每市建成1所高水平三甲醫院,90%以上的縣(市)建成1所三級醫院。
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構建醫療中心網絡。《實施意見》明確,我省將與國家級高水平醫院合作,建好獲批的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申報新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同時,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依托醫院為主體,建設6—10個省級醫學中心。以省市或省外高水平醫院為輸出醫院,布局建設20—30個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加快省級醫學中心創建,打造省域內疑難危重疾病高水平診療平臺。
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建設高水平學科體系工程。《實施意見》要求,推進公立醫院發展方式由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實施臨床重點學科“登峰計劃”,2所頭部醫院各打造3—5個高峰學科,每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重點打造1—2個優勢專科,力爭5—10個專科分別進入全國前十。
推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提質升級。《實施意見》強調,讓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來到群眾家門口,我省將實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提質升級工程”,建設10—20個省級示范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到2027年,全省至少建成70所縣級三級醫院,鼓勵“縣域醫共體縣總醫院”模式的探索。此外,我省還將實施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力爭到2027年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1名名中醫。
推進基本醫保省級統籌,試點省內異地就醫基本醫保“同病同保障”。《實施意見》指出,我省將推進基本醫保省級統籌,統一醫保報銷待遇,合理拉開不同層級醫療機構支付比例。選擇部分外轉率高、當地能治療的病種,在省內異地就醫實行基本醫保“同病同保障”試點。
《實施意見》還就促進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其中,加快推進“1+1+5+N”全省傳染病防治體系建設,著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能力。實施“十百千”人才培育行動,到2027年,重點培育10名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和岐黃學者,500名省級名中醫,創建100個以上國醫大師、名中醫(名中藥師)和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