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警官,讓我再次看到孩子。”近日,來安縣三城鎮居民劉飛(化名),趕到當地派出所連聲道謝。原來,劉飛離婚后因兩個子女的撫養問題,經法院判決后仍與前妻矛盾不斷。三城派出所民警進村摸排中,很快發現這個隱藏很久卻從未報警的家庭糾紛。
通過民警與村干部的不懈努力,雙方很快就子女探視、學費支付等問題協商一致。這個隱藏一年之久的矛盾,就這樣悄悄化解了。像這樣的矛盾糾紛,三城派出所在去年一年就化解350多起,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
來安、來安,既來之,則安之。2023年以來,來安縣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著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來安。
特別是在加強矛盾風險源頭防范化解工作中,來安縣強化調解平臺建設,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強化基層矛盾排查化解,村(社區)每周一次、鄉鎮每半月一次、縣級每月一次,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在早、處置在小。
公共安全,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平安建設的晴雨表。為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來安縣持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結合“雙提升”組織開展“千警進千企”反詐宣傳,派出535名政法干警對全縣676家企業進行聯系包保。
匯聚點點星光,傳遞愛與期待,照亮前行之路。針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來安縣堅決依法從嚴懲處。對于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用心用情全力救助,落實一人一檔、一人一幫教方案。對于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落實監護人責任險和“以獎代補”監護補貼。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來安縣積極發動網格員、退役軍人、治安志愿者等組建夜間治安巡邏隊伍,每天晚上對轄區內重點場所進行治安巡邏,同時加強鄉鎮各街道巡邏見警率,不斷發展壯大以群眾為主體的群防群治隊伍。在警民合力維護下,人民群眾安全感越來越高。
為夯實平安建設基層基礎,來安縣高標準推進綜治中心建設和實體化運行,并推動鄉村兩級綜治中心聯動,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矛盾糾紛調處、社會治安防控、社會心理服務四個體系,健全黨建引領、社會管理、矛盾調解、分析研判、企業服務五個功能。
在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中,該縣充分利用滁州市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切實做到部門聯動、共同推進。網格員每天對所在網格進行走訪,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利益訴求,切實做到“網中裝著群眾柴米油鹽、格中記著群眾所需所盼”。
來安縣扎實推進平安鄉鎮和平安村(社區)創建工作,緊緊圍繞實現“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目標,堅持和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開展“無訪、無案、無邪、無毒、無訟”等為主要內容的平安鄉鎮和平安村(社區)創建活動。
截至目前,全縣12個鄉鎮達到平安鄉鎮創建標準,被命名為“滁州市平安鄉鎮”,創建率達100%。全縣144個村(社區)中共有137個村(社區)達到平安村(社區)創建標準,創建率達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