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安徽省民主法制示范村、滁州市“文明村鎮”……一個個榮譽稱號見證著鳳陽縣大溪河鎮馬山村在鄉村振興路上的精彩蝶變。而這一切離不開“領頭雁”周志的辛勤付出。
馬山村坐落在美麗的花園湖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這里的土地常年受到洪澇災害影響,傳統農業種植,往往入不敷出。2014年,周志從部隊自主擇業回到家鄉,看到村里大片撂荒田,他心情有點沉重,如何讓土地增效、鄉親們增收成為他的心頭大事。經過多方走訪調研,他發現這些荒廢的土地,很適合種植芡實,于是他一戶一戶做工作,將芡實引入家鄉,以芡實種植加工為產業核心,帶動蓮藕、螃蟹多元融合。經過幾年摸索,他把芡實做成當地品牌產業,一上市便供不應求。“自己一個人富不算富,更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2020年,周志被任命為馬山村黨總支書記,他堅持黨建引領,采取“政府+農戶+回購”模式,助銷當地農產品。他的芡實養殖基地先后幫助24戶退役軍人、16戶低保和脫貧戶解決土地出租、務工及生活難題,產業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養殖4000余畝。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20年的22萬元上升到2022年的54.88萬元。
2022年初,周志當選為市人大代表,他感受到身上的責任更大了。他拿出鉆研農業技術的韌勁,虛心向老代表請教履職經驗,學習法律法規,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視察調研活動,全面提升履職能力。兩年來,他積極參加市、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同心助力鄉村振興”、高標準農田建設視察、重點項目建設調研等活動,提出“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解決農村拋荒地建議”“加大特色種養業品牌宣傳力度”等多條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農民代言人”。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今后,我將加強學習,提高本領,當好群眾致富的‘領頭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不辜負組織的重托和群眾對我的期望。”周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