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定遠縣的芡實迎來大豐收。
芡葉層層疊疊鋪滿池塘,種植戶們穿梭其間,熟練地撥開芡葉,取出芡實果。在定遠縣其陽家庭農場芡實地里,農戶們身穿采摘皮衣、手戴防刺袖套,熟練地采割芡實,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接著,芡實果被轉運至加工區進行人工篩選、機器脫殼剝離、打磨。再一次篩選之后,一粒粒圓潤飽滿的“雞頭米”,就被分類打包,可以進入市場售賣了。
種植戶表示,芡實俗稱“雞頭米”,因花托形似雞頭而得名。芡實既是食材,又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每年8月中旬,芡實進入采摘期,可采6到8次,可以一直采到10月份。今年,其陽家庭農場種植芡實300多畝,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芡實200畝和30多位村民就業,芡實畝產純收入可達2000元左右。
“自從種植‘雞頭米’后,我們能在家門口上班賺錢,還不耽誤照顧老人小孩,一天能掙200多塊呢。”正在池塘里采摘芡實的村民朱正鳳說。記者了解到,定遠縣因地制宜,利用低洼易澇閑置土地和廢棄池塘,大力發展芡實等水生農作物,帶動農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