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延年術,心閑歲月長……”日前,南譙區花園社區同樂東苑市民文化廣場,傳來一陣陣悠揚的戲曲聲,這是同樂街道老年學校學員在表演黃梅戲。此外,在腰鋪鎮姑塘村體育館中,220名老年運動員正在展開該區第三屆老年氣排球聯賽獎項的爭奪。
“很多老年人都很喜歡這類繪聲繪色的文藝演出和參與感強的運動比賽。”南譙區民生辦的工作人員表示,特別是“老有所學”暖民心行動實施以來,該區老年學校入學率大大提高,全區已建成66所老年大學和學習點,2023年有6500位老年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為了讓老年人擁有自己的學習場所,我市全力通過改建、擴容、新設、網辦等途徑,整合盤活存量設施資源,改善老年學校(大學)辦學條件。
同時,不僅優化城市老年學校(大學)資源供給結構,還以發展社區、農村老年教育為重點,推動老年教育資源向社區、村莊和養老機構等傾斜延伸。推動老年教育融入社會治理,共享黨群服務中心、鄉村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文化禮堂等教育文化資源。
在全椒縣,當地堅持方便群眾、就近就學的原則,在建設縣級老年大學基礎上,整合利用鎮級文化站資源,改造建設鎮級老年學校10所、村(社區)老年學校34所。此外,建立老年教育學科師資隊伍信息庫,以兼職教師方式引進優質師資力量,培養和輸出老年教育骨干。
和全椒縣一樣,對于老年教育的師資隊伍和相關課程,全市各地都在用心用情用力地謀劃和推進中。各地遴選、整合、開發一批老年教育通用課程、特色課程,重點開發體現滁州傳統文化、地方特色的精品課程和優秀教材,并同步建設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
數字化和智慧化,也正成為老年人學習的新趨勢。2023年以來,我市全力推進老年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挖掘推廣一批“智慧助老”工作案例、培訓項目和課程資源。據了解,2023年全市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老年人23.5萬人,其中線下學習15.8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23.7%、1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