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一鍵注冊認證,發布崗位信息;居民搜索心儀職位,實現就近就業。”日前,在南譙區龍蟠南苑社區,工作人員點開“社區三公里就業圈平臺”向記者介紹,“平臺目前提供的崗位主要有銷售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部門經理等,供企業和求職者雙向選擇。”
就業是民生之本,樂業才能安居。今年以來,我市多措并舉全面推進“就業促進”暖民心行動,在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促進社區居民就近就業和充分就業、促進人力資源精準匹配等工作上多點發力,切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記者在南譙區銀西社區采訪時得知,紀檢人員全程監督,為“就業促進”暖民心行動保駕護航。今年以來,該社區積極為有就業需求的居民提供求職登記、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等多項服務,持續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據了解,我市深入實施的“三公里”就業圈建設工程,目的是幫助社區居民和小微企業便捷掌握就業政策、就業崗位招聘信息。
截至目前,全市已實現129個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新增技能人才1.9萬余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26.47%、119.26%。
此外,我市抓住高校畢業生春秋求職黃金期,大力開展春秋兩季集中招聘活動。對云平臺和重點企業用工需求,通過第三方平臺推送至全國700余所高校。針對高校畢業生群體還開展“四進一促”“人社局長進校園”等活動,多渠道為高校畢業生宣傳就業創業政策。
在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中,我市圍繞社會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和勞動者就業需求,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穩步擴大技術工人培養規模。加強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與院校開展技能人才訂單培養、委托培養、短期培訓,為企業“量身打造”技能人才。
同時,我市針對就業困難群體開發公益性崗位,實行托底安置。針對農民工群體扎實推進“兩強一增”,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針對退役軍人群體開展退役軍人能力提升、就業啟航等行動,拓寬就業渠道,精準提供創業指導、就業援助、職業技能培訓等。
為規范人力資源市場、護航就業用工,我市全面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維護公平、規范、競爭、有序的就業環境。各地通過持續推進打擊“黑職介”、虛假招聘、就業歧視和侵害勞動者人身財產權益等非法行為,為實現高質量就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撐。